产业兴,西藏兴。
产业援藏,是广东对口支援西藏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广东立足“两个大局”、实践“先富帮后富”的使命担当,是对口支援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日前,南方日报评论员走进“雪域江南”——林芝,近距离感受两地人民携手创造的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探寻“粤式援藏”助力林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密码”。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提起林芝,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里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难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但事实上,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有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以“特”制胜、以“优”做强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进藏以来,林芝市GDP增长3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强39.31%、46.7%,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广东坚持把产业援藏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牛鼻子”,立足林芝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需求,不断实施产业融合提升行动,留下了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业,也让当地群众在经济发展中找到了自我创新和参与的动力。
立足特色选准产业,不断丰富产业形态。曾经的林芝产业结构单一,许多人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延伸相关产业链有着迫切需求。近年来,广东援藏工作队深挖资源禀赋,先后在广州、佛山举办招商推荐会,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发展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绿色工业、清洁能源、高新数字等产业,让更多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产业饭”。如今,鲁朗小镇成了318国道线上的“网红打卡地”,波密天麻、工布江达藏香猪、茶隅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卖到了五湖四海,嘎拉村的村民因为举办“桃花节”有了大笔门票收入分红,广东何氏水产弥补了西藏规模化热带水产养殖的空白……越来越鼓的钱袋子,越来越多的笑脸,充分证明立足特色资源选准产业,顺应市场规律发展产业,就能打开经济发展新局面,拓展农牧民增收新渠道。
打造产业全链条,构筑集群新高地。从各地产业发展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产业链条顺不顺、长不长,直接关系到产品附加值高不高、产业能不能迈向大而强。三年来,广东援藏工作队坚持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支持粤林产业园建设,打造产学研于一体的高原生物科技产业聚集区。在园区,小小的茶叶被开发成茶多酚、茶皂素,向工业、医药等行业延伸;松茸和面条结合在一起,在电商平台成为爆款;牦牛奶摇身一变,成为干酪素、生物活性肽、牦牛乳酸奶等乳制品……一批“链主”企业上下贯通、联结,吸引聚集了大量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构建起从实验室创新研发到应用销售的产业生态闭环,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更多增值收益。
西藏易贡茶场采茶。南方日报记者 龙达洋 摄
锻造产业链长板,补齐产业链短板。以补链强弱项,以强链培优势,产业链才会更加坚实稳定,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一方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林芝发展的最大“山水”,也是高原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无论是波密引入“天麻博士”,还是墨脱试种凤凰单丛,还有朗县建设藏药材基地,都是在锻造绿色长板的基础上,通过科技稳产增产,让绿色资源变成财源。另一方面,打造能“产”会“卖”的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必经之路。三年来,广东援藏工作队大力推进消费援藏,与多个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降低50%-70%物流成本,打造“林芝源”消费援藏品牌和“永不落幕”的消费援藏平台,“林芝红”苹果、林芝老酸奶、藏香猪在大湾区持续热销,广东成为林芝产品最大消费市场。
优化产业链环境,提升产业链质量。营商环境好坏是经济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在广东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林芝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不断优化市场软环境、提升管理效能。在粤林产业园,园区厂房租金三年免租三年减半,企业可以享受到各种补贴政策,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直接带动就业600余人;在波密产业园,当地创造性地运用产业扶持政策,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厂房,其中,波密菌种厂“拎包入住”后,已经发展成为满足本地500亩羊肚菌和1000亩天麻种植菌种需求的产能大户。“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聚力打造最优的企业成长发展生态,才能不断实现“筑巢引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粤林产业园波密园里的灵芝养殖棚。南方日报记者 龙达洋 摄
“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藏时作出明确指示。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更好提升“粤式援藏”内涵,打好“高原牌”、走好“优势路”,把雪域高原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同时要以助力林芝建设成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为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用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省际合作机制,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西藏路径”不断作出广东贡献、体现广东担当。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