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理响广东|文沁湾区:潮人之“潮”为潮流

2024-12-14 11:43 来源:南方网

  【本期主讲人】林伦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活起来,火起来!

  潮州,一座茶香浸润的城市。街头巷尾、民宅店舍,随处可见工夫茶具。潮人爱茶,把茶叶叫做“茶米”,一日三餐离不开茶。朱泥一把、知己两两、瓷杯三盏,工夫茶是潮人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处世的哲学。

  工夫,潮州话说“工夫”,普通话我们说“精细”。你这个人做事很精细,就说“你做事很工夫”。“追求精细”这四个字是潮州文化几个大特点里面最具有区别性特征的特点。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精细来超过别的地方的。别的地方人家有呀,木雕别人也有、刺绣别人也有、泥塑别人也有,为什么潮州非遗能够“出圈”呢?就是因为它高度的精细。

  这个是潮州最典型陶瓷的工艺,叫立体通花。每个几何图形都是用很细很细的刀雕出来的,而且又通透,最好的作品里面可以通三层,所以很不容易做。这是麦秆画,这个小鸡的毛,你看有多少细,每一根毛都是用这些工具剪出来的。我们这里的麦秆是不能做的,所以他们到河北买麦秆,用一些化学药品对它进行泡浸处理,可以使它比较有韧性,然后可以用手工来做。这个充分体现了潮州工艺美术的追求精致的特点。

  我们现在谈文化学用到两个词:一个是文化自觉,一个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你必须认为自己的东西很好,我才会保持下来,是吧?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这里考察以后说,我们这里的非遗项目,还有其他的一些潮州文化的东西,弥足珍贵,它能保持下来是实属难得。我想这个弥足珍贵,也是潮汕人的共同的认识。

  我们是用比较浓重的仪式感,来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因为民俗节日,我们现在把很多的非遗的项目就保留下来了。比如,英歌舞原来是游神的时候,排在最前面的、一百零八将的水浒好汉,在神像出现之前先在前面冲锋陷阵开路。那现在,英歌舞已经单独成为非遗的项目了。现在我们各地都在热热闹闹地做“百千万工程”。其实“百千万工程”里面我们要做的大量的工作是文化的工作,就是把城镇、乡村里面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然后让文化赋能经济。比如说把农村的民俗项目给起死回生,让它活起来,这是生活的“活”,然后再进一步让它火起来。

  那我们英歌舞为什么突然爆起来了呢?我们去英国伦敦的那个营业中心去了多少人,才去了十六个人呢,但是已经把伦敦给弄得很火了。就是因为它的表演的形式可以灵活,人可以从十多到一百多。我们经常看到对英歌舞的描述,“爽”“飒”,我觉得里面一个是它的精神内涵,它反映的是一种勇敢拼搏、说动手就动手的那种精神。另外一个,它带有很像西方街舞的动作。英歌舞动作跟街舞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节奏感是一样的。我们普宁和潮阳的英歌舞各有不同的节奏,有快板、有中板、有慢板。我们在马来西亚和泰国教的时候,就结合了西方街舞的动作,所以很容易普及,年轻人很喜欢。你看现在就连女孩也有女子英歌舞队,然后少年也有少年英歌舞队,最小的到幼儿园。它是古老的传统的民间体育舞蹈的形式跟现代的、流行的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然后就成为一个现代的民俗节目就火起来了。

  所以我再三地强调说,年轻人是非遗传承的关键,让他们喜欢、让他们参与是关键。其实任何项目都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重要在让年轻人、青少年来传承和发展。

  活着的古城

  有着千年历史的潮州古城,至今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宋代街区格局。唐朝开元寺、宋代许驸马府、明代城墙门楼和旧府衙、清代旧民居……潮州一日,世上千年。漫步古城,在居民生活的烟火气中,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

  潮州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还是烟火气很足,老人家、小孩,甚至正在上班的中年、青年,还都在里面生活。里面幼儿园、小学还都有,甚至很有名的金山实验中学还在里面,这也是潮州古城能够保留得很好的原因之一。一些老宅不断地有人在翻新,我们现在还懂得一种修旧如旧的意识,然后及时把它再翻修,也是保留了古城的样子。

  现在要做的是两个项目,一个是博物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是基于它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非常多。其实一个项目就可以做一个博物馆了,现在已经做成功的很多。比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潮州嵌瓷博物馆、大吴泥塑博物馆、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康慧芳潮绣馆、潮州麦秆画研究艺术馆等……其实潮州还有很多收藏家,他们自己也有很丰富的藏品,现在政府希望大家都拿出来然后把它做成很多小型博物馆。这条街有小博物馆,那条街有小博物馆。博物馆不在大,而在精和有特点。

  另外一个是百家修百厝,这里的百厝就是旧屋或者说古建筑。潮州的旧宅,其实每一个旧宅就是一个民间工艺美术的博物馆,里面石雕、木雕、瓷雕、灰雕、嵌瓷都是精美绝伦的。 现在最经典的是从熙公祠、己略黄公祠、许驸马府、澄海的陈慈黉故居。现在政府号召大家,你把它修好然后拿出来,当民宿也好、当民居博物馆也好,供游人参观也好。这就是百家修百厝。这条巷是潮州非常著名的十大古巷之一——甲第巷。所谓百家修百厝就是这样的厝。建筑形制是典型的老派的潮州建筑,我们叫潮派建筑。它的屋顶、它的庭院、它里面的构件都是非常讲究。这个东西它好就好在人还都在里面。

  在潮州,“百”我觉得还是少了,因为100间大屋在潮州是简单的事情,几条大街就可以做出来了。其实潮州人口不多,这个迷你的小城里面如果有100个博物馆、100栋老宅,那古城的旅游资源就很丰富了。现在他们又在做一些,比如说有传统意义的、政府主导的建筑。就我们这里出去左拐就有一个府城的旧址,这个(复建的)府城楼就在这里建好了。现在他们又在城边盖了一个城隍庙,然后我们又有过去的孔子庙叫学宫等等。这些传统的建筑再加上刚才讲的老百姓的民屋,那整个古城在中国传统建筑模式方面就很有特点了,它会成为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的一个大意义的博物馆,整个城就成为一个这样的博物馆,这个对现在古城的提质是很有意义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好古城是我们现在的任务,这个跟他讲的,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传承好,然后我们能在比较坚实的基础上来做我们现代化的东西。这个古城我们保护好了,我们把各种非遗项目或者说能够闪亮的东西都传承好了,那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做古城发展的计划和项目,所以这是有当代意义的。博物馆之都、百家修百厝,这些项目都是当代的东西。我想我们潮州市正在努力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使我们这座活着的古城能够散发出当代的风采。

  潮水所及皆有潮人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潮州人起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如今潮州人已遍布世界各地,形成了极具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族群,成为潮州文化走向海外、走向世界的强大支撑。

  大概在汉末“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们从中原山西一带先移民到江浙一带,然后经过在江浙一带生活了几百年,我们又下到福建,先到福州、到莆田、到泉州。然后再过几百年,我们进一步到潮州。潮汕人如果到这里为止,到潮州、潮州府然后就停下来,那就不是现在的潮州人的格局了。

  从宋末到明朝,特别是进入清朝以后,整个潮州府的大地上已经是人多地少了。所以我们就到海里去做各种谋生的事情。我们不叫捕鱼捞虾,我们叫“讨海”,什么意思呢?向海讨生活。从明清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樟林港口出去五六百万人,从汕头港1860年开埠以后出去500多万人,加起来1000多万人,现在分布在东南亚各国了。后来东南亚的侨民又移民到全世界各地,包括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各地。那么几百年下南洋的艰苦拼搏的过程,就磨炼了潮汕人的另外一个人文性格:敢于拼搏、敢于开拓。追求精致、勇敢拼搏、感恩回馈,我觉得这是潮汕人的特点。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我觉得是非常有用的。

  潮州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潮学”,我们原来叫潮州学,后来就简称为潮学。这个学是学问,写一本、两本书那不叫学问,要把它称为一门学科就必须说它有理论基础,有学科研究的宗旨、有研究的队伍、研究的基地等等。潮州文化为什么会形成潮学呢?这个要归功于饶宗颐教授。1989年,饶宗颐先生在澳门开的国际潮团联谊会上就做了一个大报告,说你们除了商业发展、经济发展之后,你们要帮我们文化人做一下潮州文化的研究,来弘扬我们潮州文化。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我们就开始办了第一届的潮州学国际研讨会。饶宗颐先生就说,办了会以后要把会议的东西留下来,然后我们又创刊了第一本潮学研究的刊物,做到现在二十八期了。从1993年到现在出了近千本著作,文章就更多了,已经在全国就形成了一个潮州学的,成为汉学里面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分支。

  我们的前辈饶宗颐先生在许多著作中、在国际会议上都提出来,我们研究潮汕文化或者说潮州文化的同胞们,要把眼光放在大中华文化的背景下来研究才有意思。比如说,他说潮人的移民史,包括内地的移民史和海外的拓殖史两大块,全世界的移民史、中外交流史、中外经济史,包括侨批的中外邮政史,都有大的关系。潮学走向世界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现在缺的是世界的眼光。立足乡土我们做到了,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现在在努力做这个。为什么呢?因为潮人已经走向世界了,我们的潮学研究还没有能力达到跟潮人的脚步同步。所以我们会把未来的方向瞄准,一个是走向全世界,做得更大、挖得更深;另外一个,走向现代,把它的活化利用做得更好。

  从三杯茶中品“工夫”到中华战舞尽显飒爽英姿,随着活态传承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潮州非遗获得新生,绽放出愈发迷人的光彩。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到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打造文旅“顶流”,潮州古城以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为城市在烟火气中留住了根与魂。

  让古老的成为年轻的,让传统的成为流行的。这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不仅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要助推其“火起来”。

  守正是传承的根本,创新是传承的延续。近年来,广东以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着文化资源系统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以及活化利用,赋予着岭南文化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价值。期待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引领时代潮流,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策划:侯小军

  总监制:金强

  统筹:王萍 江海燕

  编导:曹晓静 刘帅 梁益荣(实习生)

  摄制:黎达 陈少俊 陈子天

  视频校对:陈学德

  部分素材:新华社、央视网、广东广播电视台、潮州电视台、潮州日报

编辑:曹晓静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