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速开发中,城郊乡村如何保留原有的田园风光?城市和农村出现了争地,地方政府有什么妙招?如何将城市与农村田园融会贯通?这些仍是乡村振兴中仍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高速开发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自然化倾向的追求日益见长,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该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路径,是农业农村统筹发展、城乡融合的主要规划设计类型,将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调研团队深入探访广州知识城开发区中的自然村落——麦村,探讨麦村在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中如何塑造“都市田园”,还城市一片绿色,还市民一丝记忆。
一、麦村——广州开发区中的麦田守望者
麦村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新龙镇南,处于知识城与开发区科学城中间位置。全村总面积505.46公顷,全村土地面积约4600亩,水田960亩,旱地105亩,山地3600亩。麦村属广州黄埔区辖管,是广州东部新山水城规划地区之一,常住人口213户998人,劳动力520人,有11个经济合作社分布在1.5平方公里内。全村无大型工业基地,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养殖家禽为主。不同于城市的高度开发,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麦村始终存留着连片的稻田,以农业贯彻乡村发展。以“都市田园”冠名,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调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看似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麦村,却为广州守住了田园乡愁,留住了田园风光;也正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麦村在广州近郊地域获得了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成为广州新型重点生态居住休闲空间。
二、麦村打造都市田园的创新路径
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为改造老旧村落形象,破除“脏、乱、差”现象,拆除乱搭乱建的铁棚及消除危破房带来的危机隐患,麦村村委基层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进行厕所革命、村内道路硬底化、深入推进垃圾处理、治理污水工作。在党员的带动作用下,完成了193.45亩农用土地的流转工作,建设无土栽培产业园。开展特色植树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党建活动。村委积极配合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的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村委同时也是企业的监督人,督促企业坚决不可跨越政策“红线”。
国企支持,鼎力推进乡村建设。麦村自2018年9月开始进行美丽乡村改造,对村落基建重新整装,包括乡村环境改造,乡道规划建设等。2021年5月10日,在广州黄埔区委、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大量支持下,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企发扬其责任和担当进驻麦村。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几方面,打造都市田园,美丽麦村。产业振兴方面,集团引入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共同打造开益良品无土栽培产业园,建成120亩产业大棚;与“步步为营”等研学公司合作共同规划麦村,推动种植、运输、销售、科普教育研学、旅游,打造麦村田园综合体。人才振兴方面,推广“麦村粤菜师傅名村”,游客可以品尝丰富的岭南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文化振兴方面,集团与新龙镇政府、区文旅局2021年10月举办国庆乡村嘉年华,麦村采风活动,申报《践行两山理论:努力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项目。生态振兴方面,响应国家号召,保护粮食安全,集团完成麦村村和大坦村约645亩基本农田的复耕复种植,种植298颗紫薇树,完善火车餐厅的配套公共设施和绿化;整治鱼塘和梯田,改善村容村貌,亮化麦村周边的灯光。组织振兴方面,集团党委组织广开建投党支部,组织开展特色党建活动,种植800多株玉米苗;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在麦村开展植树节活动,种植28颗柠檬树苗。
都市田园,美丽麦村:稻田里一行行绿色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 ,蛙声一片。 摄:洪迎秀
培育湾区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麦村生态基础和人才基础,挖掘麦村发展潜力,打造特色乡村;同时引进国企,联合新龙镇政府及黄埔区文旅局举行国庆乡村嘉年华、麦村采风创作等活动,依托企业优势助力麦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周边各种游玩活动,促进三产融合;通过整合村内特色农庄,培育粤菜师傅人才,广州市、区级等各大主流党政自媒体平台,与多家互联网公众平台深入报道宣传、推广麦村“粤菜师傅名村”。
打造特色技能人才高地。麦村具有浓郁的岭南饮食文化氛围,村落培育出许多粤菜厨师,至今任有多位粤菜师傅在岗工作。麦村饮食文化以师徒制代代相传,至今已有悠久历史。不少粤菜师傅在星级酒店担任厨师吸取其他饮食文化优势,同时回到家乡麦村带出了一帮当地粤菜师傅。随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愈来愈多的名厨回到家乡开设了农庄。现麦村村民开办的各种农家乐共有17家,更有国企打造的特色餐饮田园火车餐厅,促进经济增长之际又继承和发扬麦村粤菜文化。
高架桥下的特色田园火车餐厅。 摄:曾蕾蕾
新晋“天池”旅游打卡圣地。麦村毗邻油麻山风景区,麦村与增城区永宁街叶岭村交界处的石牙顶上,有两个从前采石场留下的石坑。现今变成一大一小两个湖泊,其水光山色令人目酣神醉,故被人们赋予“天池”之称。由于疫情对跨省跨市限制的影响及近郊游的日益火爆,麦村抓住机遇,以“天池”为主要旅游宣传,让别有洞天的“天池”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了广州市民周边游的不二之选。
产业载体——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园。麦村依托企业发展优势,打造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开益产业园。“科技”“农业”“经济”三位一体,实现“科技+田园风+旅游亲子+农产品+消费”的多合一。通过引进无土栽培和大棚种植技术,扩大农业种植规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继而增加村民收入和就业岗位。利用大棚种植和研学科普结合,进行农业产业和文旅产业紧密联合,实现多渠道增收。以产业园为载体,强化乡村振兴协作,按照麦村当地主体功能定位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向基层流动。
城市中的有机蔬菜基地:科技与绿色的共融。摄影:曾蕾蕾
三、麦村在都市田园打造过程中遇到的制约
施工地的布局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大坦村高车路地块的搅拌站沙石乱堆乱放、尘土飞扬,影响麦村的空气质量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急需相关部门加强对环境污染及空气监测的力度。研学项目的选址、规划、配套设施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建设无土栽培产业园的冷库选址规划亟待需要落地。田间的交通、机耕道、水利设施、灌排设施的建设和规划需要更加科学。
缺少建设用地指标。目前,我国缺少标准化建设用地指标,而麦村的设施农田极少,大多数为基础农田。国家出台的“166号”文件强调了——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因此麦村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都市田园发展的需求。首先,在旅游方面,麦村的旅游配套产业不完善,出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的现象,公共厕所就只有一间,民宿数量不足、质量欠佳,一到节假日旅游人数增加就严重塞车,还得和隔壁村“借”停车场,导致了麦村无法牢牢抓住游客。其次,在农业方面。田间交通、灌排设施和农产品储存设施都存在短板;冷库建设得不到落实,产出和未销售完的农产品得不到妥善保存,导致大量的农产品被浪费;因为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一到雨季就很可能导致大量幼苗死于田中。
无土栽培产业园前面的道路不能硬底化,给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摄:洪迎秀
农业基础薄弱成为较大阻力。麦村的基本农田的土壤多为沙质土壤,该类土壤不适合种植农产品。据专家推测需要改善土壤需要连续种植3-5年,而且前期种植难度高产量少,因此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再加上现代农业起步晚外和受疫情的影响,农产品销售阻力大,农产品销售的渠道不成熟,大量农产品滞销或被低价批发,导致难以收支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亏损。
四、如何让麦村更美?
多元主体共建美丽乡村。麦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之际,充分展开“政府+企业+村集体”的发展格局,打造多元主体共建共富体系,振兴结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不断促进村落乡村振兴过程中,麦村坚定政府政策引导,从广州市政府到新龙镇政府,村委部门汇聚各方力量,依托开发区集团与新加坡研学机构的进驻,不断完善麦村基础建设和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统筹各方将自身优势发挥最大,达成 “1+1>2”的效果。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同时,发动村民群众力量,为进驻企业构建良好营商环境,铺展开一系列长期稳定的村企合作。为乡村振兴在机制上注入“引领力”,在思想上注入“凝聚力”,在工作上注入“创新力”。
科技支农打造都市现代化农业示范点。麦村距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业大学仅十来分钟路程,发挥麦村位置优势,加大与涉农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无土栽培技术,同时扩张无土栽培大棚规模。因为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因为土质带来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进行立体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大棚种植可以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提高产量。同时可以以发展传统种植业为辅,提高土壤肥力,为未来种植其它农作物奠定基础。
优化乡村开发与运营模式。推动多村合作模式:在建设用地指标未出台前,麦村可以通过多村合作模式,用其它地方的优点弥补缺点。农产品的销售并不一定要靠自己销售,中间也可以有多个经销商,麦村渠道不成熟,但是经销商却可以解决渠道问题,他们缺的是合适的产品;麦村虽然缺少冷库,但是种植面积广,有大量的农产品,可以通过与其他村合作,整合资源,引导合作社及农民,整合同类产业共同发展相互补充,实现共赢。加快发展电商农业模式:面对疫情常态化对市场端的影响,麦村应该积极发挥网上农业和线上农业平台,加大网上销售力度,比如利用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开拓和维护客户,大力发展“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模式。
注重环境保护,维护都市田园的美好形象。麦村通过多方力量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打造都市田园、美丽麦村。一方面需要黄埔区区委区政府、新龙镇政府、麦村村委、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联合保护麦村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村民和游客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卫生观念,不要随地乱扔垃圾。麦村村委有环境保卫人员,定期清理腐烂的瓜果、处理各种垃圾,打扫卫生。村中心区域及主村道沿线卫生、道路基本干净整齐,但是对于大坦村搅拌站的乱堆乱放现象亟待解决。
(作者:陆剑宝,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洪迎秀,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办公室主任;曾蕾蕾,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苏铭凯,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