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打造书香乡村:岭南首魁状元村封开西村村的调研实录

——“中国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本”系列调研报告(二十八)

2022-08-08 18:46 来源:南方网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化振兴在五大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民族之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调研组来到肇庆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村和扶学村调研,了解当地状元文化的传承以及乡风文明的建设。

  一、岭南首魁状元村——西村村

  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村是状元村,是岭南首魁莫宣卿的故居。村委会有7个自然村,13个经济合作社,378户1613人。村外是龙山景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且交通便利,离怀阳高速公路不到两公里。西村村林地占8161.5亩,水田面积1099亩,林地较多,主要种植水稻、花生、沙糖桔和贡柑。由于村中收入较少,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务工。

状如飞凤名如故,元此渡龙世此居。 摄影:洪迎秀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佑圣君。”这是莫宣卿七岁时候作的诗。莫宣卿“赋读四书五经,吟诗万卷”,十二岁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十七岁便高中状元,是两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更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

  在西村附近的扶学村有个大梁宫,被称为“岭南第一状元宫”,是在莫宣卿的舅父梁明甫教他读书的书屋原址上兴建的,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莫宣卿在《答问读书居》中记录了书屋的山清水秀和内心的凌云壮志。

扶学村大梁宫被称为“岭南第一状元宫”。 摄影:李星穆

  唐懿宗封莫宣卿谥号“孝肃”,代表着忠孝两全。后人为了纪念莫宣卿状元,在村中修建了“孝肃状元祠”。该状元祠占地面积约1090平方米,气势宏伟,门前两柱雕龙,大门中间上方有乾隆所提“孝肃状元”石匾。一进大殿墙上有世界各地莫氏宗亲的捐款芳名碑刻。二进大殿正中供奉状元公莫宣卿像,墙上雕刻有精美浮雕,记录莫宣卿一生成长经历。

  二、状元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振兴

  状元是古代科举的魁首,他们都是经过长期苦读,最终脱颖而出的。民间对于状元报以赞许的目光,给予崇高的荣誉,说到底是继续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民间对于状元文化的宣传,有助于当地文气的蕴养和培育,也有助于形成文化地标。

  莫宣卿的状元文化精神体现在“德”“勤”“忠”“孝”四个方面。“德”,品德高尚,有仁爱之心,为人处事、教育子女要以德为先;“勤”,勤学、勤劳、勤俭、勤奋,学习要勤奋刻苦,工作要勤勤恳恳;“忠”,忠君爱国、忠诚于人民,不慕虚荣;“孝”,尊敬老人、孝敬父母。

  西村村学风浓厚,村风淳朴,名人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有18名进士,30名举人,代代出大学生,不乏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村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鼓励孩子学习莫宣卿的“德”“勤”“忠”“孝”的精神。莫子球村书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西村村的每一户人家,都将祖宗莫宣卿的画像或是他的诗词歌赋挂在家中大厅墙上,让子孙一代接一代传承莫宣卿的状元文化精神。小孩从三岁开始学习《莫氏家训》和莫宣卿的诗词。培养孩子有德有识、忠国爱家、明理守法、公道无私、尊长赡老、扶弱济贫。书记告诉我们:“在西村,很多年轻人都很孝顺,由于村里就业机会少,大部分外出工作,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就会义无反顾的回来。”他本人就是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放弃在外的高薪工作回村发展。

  莫氏后人非常有爱心,在农历八月十七的诞辰日都会纷纷捐款,最高捐款两百多万。据不完全统计,莫宣卿后代有四十七万,遍布世界各地。每年诞辰农历八月十七,上万名莫宣卿的后人都会回西村村,在状元墓及孝肃状元祠举行祭祀仪式,继承祖辈遗训,传承莫宣卿刻苦攻读、忠孝两全的状元文化精神。

  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小抓起,其中,开笔礼是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重要的启蒙教育形式。在西村村,每年九月开学,学校便会举行开笔礼,由老师教读书写字。开笔礼主要有七项议程。一是正衣冠,整装习礼。“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寓意求学需要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拜阶。学生对着莫宣卿的画像行礼,表示尊敬的同时希望传承状元精神,喜好读书,耕读诗礼、忠孝传家。三是朱砂开智。老师们手捧朱砂在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一颗红痣,寓意眼明心智、好好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四是开笔启蒙。由老师指导学生写毛笔字“人”,寓意孩子们要成长为堂堂正正、顶天立定的好人。五是击鼓明志。在状元像前击鼓,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的越远,“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寓意孩子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六是诵读经书。“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诵读《弟子规》寓意学习知礼守德。七是行谢礼。向父母鞠躬,寓意要从小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向老师们鞠躬,寓意对老师的教育之恩。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传承状元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继承弘扬艰苦奋斗的莫宣卿精神,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团结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尊老爱幼、重义守信、仁爱孝悌、守望相助、谦和好礼、勤劳持家、敦亲睦邻的乡风、家风、民风建设;有利于加强乡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村民对村落的归属感。

  三、乡村培育特色状元文化的措施建议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当地状元文化特色

  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参与乡村传统文化的建设。激活西村村、扶学村的乡村状元文化特色,在振兴乡村的路上留住乡愁。乡村各级主体发挥状元文化的核心内涵,倡导努力求知的刻苦学习精神,营造乡村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乡村的教育投资,打造乡村“人才富”内涵。

  (二)发展特色状元文化产业

  首先,结合状元村特色的状元文化,各级主体先发掘活化乡村宝贵人文自然资源,并对相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同时加强对于乡村的文化建设,以艺术环境营造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质量,从而加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其次,村级主体积极倡导复兴状元文化现象,积极培育教育育人的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发展乡村状元文化品牌,以生产艺术产品的形式振兴乡村产业实现艺术乡建的目的,使其打造成具备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的乡村文化产业。最后,保护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以此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社会效应。

  (发挥文旅融合作用,将邻近的国家地质公园龙山西村村、扶学村串珠成链

  乡村振兴离不开各方面的力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特色状元文化建设与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实现振兴乡村的最终目标。首先,结合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经济理念和产业经营模式,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和文旅项目,提升对外知名度,打造出状元文化的乡村品牌。尤其是充分利用好西村村和扶学村的特色状元文化建筑,建造一批特色博物馆、展览馆,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其次,除了依托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还要增加多村旅游的串联效应,发挥封开西村村、扶学村附近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即融入国家地质公园龙山,并且赋于现代元素,使乡村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魅力。简言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四)发挥多方力量,宣传状元文化的精神

  西村村的状元文化还需要多方力量进行宣传。政府方面,要引导打造具有状元文化元素的IP,打造状元小镇、状元学校、状元公园、状元广场、状元牌坊、状元家园。学校方面,小学的教课堂要讲解莫宣卿的故事和状元文化的精神。在村民方面,作为莫宣卿后人,从自身做起践行“德”“勤”“忠”“孝”,同时要有主人公意识,口口相传引以为傲的状元文化精神。社会方面,通过壮元诞等节日活动,吸引更多外地人来到西村旅游,向其宣传状元文化的精神。招商引资,引入旅游公司开发旅游资源,挖掘状元特色文化,同时进行相关的科普研学活动。

  (五)培养乡村文化人才

  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乡土文化能人,需要培养一支懂文化、爱农民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西村村乡村文化人才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人才流失比较严重,老一代人的观念又比较传统。通过一些激励机制,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挖掘其潜力。同时发展产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就业。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任重道远,需要开放包容,多措施保证优秀的人才不流失。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利用特色乡村状元文化提升村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把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开发、农民就业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助力乡村建设。在乡村经济水平富足之后,村民的精神建设也不能落下,建设特色乡村文化产业让村民耳濡目染,进一步加强了状元文化对村民的文化渲染,增强了乡村的文化气息。


(作者:洪迎秀: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办公室主任;李星穆,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