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疫情背景下乡村企业的忧思:从化西塘村营商环境考察

——“中国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本”系列调研报告(十八)

2022-05-19 21:56 来源:南方网 洪迎秀 陆剑宝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是乡村振兴中最有活力的力量。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调研团队以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调研对象,探究乡村振兴中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如何通过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留住下乡企业。

  一、西塘村:从“问题村”变身“西塘童话小镇” 

西塘童话小镇被定位为田园文旅目的地。摄影:洪迎秀

  2016年,从化区根据西塘村的自然禀赋,把西塘村打造成童话小镇。西塘童话小镇以西塘村为核心,后整合相邻的横坑村和鹿田村,构筑“农研文旅”融合的特色小镇。小镇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是广州市首批30个特色小镇之一,从化区首批10个特色小镇之一,并已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西塘村的优势在于紧邻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中大量的企业为附近包括西塘村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岗位。从交通区位看,西塘村地处广州城区1小时生活圈,东距从化城区约11公里,南距广州城区约60公里,距离京珠高速和大广高速出入口七公里,拥有双高速、双国道的优越交通区位优势。西塘童话小镇从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入手,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吸引扎根本村的特色农业企业进驻;围绕“田园童话”主题,通过引入动漫剧场、展会、农业公园等业态,以商业运营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将文创主题延伸到现有的农产业之中。西塘村从原来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村,百人涉毒的“贫困村”、“问题村”变成了“平安村”、“法制村”、“网红村”、“示范村”。

  二、优化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的西塘经验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内在诉求。在镇政府的指引下,西塘村联结相邻的横坑村和鹿田村落实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协助下乡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绣花功夫”做好企业入驻的服务,成立专员进驻的“美丽办”,确保企业在特色小镇的安心发展。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完善三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通水、通电、通路,建设垃圾分类站、污水处理站、水利设施等;垃圾由政府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理,村里成立环卫队伍进行保洁,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现象;将旧村道拓宽改成沥青路、增设人行道,建设约10公里的生态碧道,打通“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改造河道,协助企业疏通灌溉渠道;开通小镇公交微循环线路、高标准配建西塘综合服务中心、游客停车场、村民文化广场;精心打造中国第一座乡村宪法馆,另有西塘家风馆、西塘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旅游“公厕”系列……这一系列的举措,为西塘童话小镇打造成亲子旅游目的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西塘童话小镇成立特色小镇片区党委,充分用好“仁里集”云平台、民主法治意识大厅党群服务站、法律服务站、民宿农家乐联盟平台,还组织“人大代表咨询日”和一月一次的村委企业座谈会等,通过这些协调好与企业的关系,帮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鳌头镇政府也加强了对西塘村村委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村委服务企业的水平,让村民和在村企业对村委更加有信心。

  协助企业流转土地,快速入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思路,西塘村成立股份公司参与实体运作,提前把村民的田地、闲置用地和撂荒地流转入库,以每年粮食价格作为租金的参考,出租给下乡企业。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企业的零散租金,缩短了与村民逐家逐户的沟通和谈判时间。鹿田村村委没有成立公司,而是采用搭平台的方式,由村委对接意向企业,然后通过经济合作社队长与村民进行沟通,由企业和村民同意签订租地协议。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村民直接和企业对接,减少中间的寻租行为,但不足之处是企业对多个农户,双方的沟通和交易成本较高。

  为企业搭台唱戏。为下乡企业提供咨询和租地、租房、基建、劳工等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的搜索成本。在企业建设或运营过程中,各级政府都会进行项目指导,提供相应的意见或宣传协助。其中,西塘村委最成功的服务就是组织全域性节事,增强西塘童话小镇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为企业引流。从2016年以来,组织举办五届西塘稻草艺术节,搭建招商引资和暖企助企平台,吸引新企业入驻。

在各级政府和下乡企业的策划支持下,西塘童话小镇稻草艺术节成功举办六届。摄影:苏铭凯

  三、企业兴村,形成特色主题小镇

  西塘童话小镇以“田园童话”为招商引资主题,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模式,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产业、以研学文旅为主导产业、以农产品深加工带动产业,吸引企业入驻。未来三年预计增加公共设施投入,打造省级的研学文旅基地、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和产城融合的儿童乡村乐土。

  “泥巴乐园”是国内首家泥巴文化主题户外教育乐园,落户在西塘童话一街。从一开始规划建造,就融入了国际化的营地教育体系和理念,打造“六天五夜”研学夏令营、“两天一夜”帐篷亲子营等品牌活动。自开园以来,“泥巴乐园”已接待珠三角地区中小学超过20个研学团队约1000名夏令营学生。‍但由于用地性质的限制,一些户外装饰、遮阴棚、餐饮和住宿都无法提供给游客,造成游客消费单价低,导致村民就业和创业机会减少。  

城市亲子家庭在园区种植和采摘,还有专门的老师做科普教育。摄影:洪迎秀

  科创园艺公司,很早便在从化西塘投资创建了“农耕田缘生态农场”“稻草农业公园”“田缘花舍民宿”等构成的占地面积约340亩田园综合体。该项目致力打造“三最”菜园,并坚持“五无”种植方式即“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无除草剂、无转基因”的种植理念,通过现代科技进行高端有机蔬菜的规模化种植、电商家庭宅配供应和众筹方式,为城市家庭提供优质有机蔬菜大米。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营造极具农耕田园气息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假日休憩、休闲观光、亲子活动、农耕体验、康养娱乐、科普文化等配套服务。但由于该项目主打为农业种植,企业主不擅长教育和文旅领域,在疫情常态化下,项目集中回归种植,原有的一些景观设施也由于违建或闲置,略显破败。

  2019年,广州一旅行社在西塘村附近一公里处的横坑村打造了一个以种植为主题的特色生态园。园区开发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闲置农田、低效土地、空置房屋进行有效整合。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建成占地约1200亩的高效农业生态园。但由于疫情常态化,改项目母体公司旅行社业务大受打击,对该项目的持续投入能力不足。而且种植观光的产品定位对小孩吸引力不足,游客逗留时间过短,消费单量不高。

  四、西塘村乡村企业的发展瓶颈

  疫情常态化下持续资金不足。农业企业前期投入比较大,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收入大大减少。旅游和研学人数较少,固定租金、员工成本过高,经营困难。稻草公园、泥巴乐园、麦田生态园都受到疫情重要的影响,收益降低,租金没有减少。企业资金不足,勉强维持现状,不敢扩大规模。

  建设用地指标限制。西塘童话小镇的企业在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面临各种建设指标限制,无法修建硬底化停车场。村里可激活的民宿不多并且质量不佳。企业租了三年原来是空心村的旧村,但是不能大拆大建,本身旧房子存在的格局、质量和成本方面的问题导致旧改无法进行。一些企业投入的大量研学配套设施被拆。

  “一懂两爱”人才不足。西塘童话小镇虽然基础设施不错,但缺乏商业配套,留不住人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人对异地乡村的归属认可度不高。农村的生活比较简单,田园生活很美丽,但是年轻人更向往大都市热闹的生活。再加上在农村工作的收入不高,会流失大部分有才青年。

“四小园”由于遮阴棚面积过大被拆除。摄影:宋阳

  五、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西塘村文旅教育企业的转型路径

  民宿员工承包制。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文旅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做研学、亲子项目的,周一到周五几乎没人,租金、工资等固定成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控制成本,维持企业的生存,西塘童话小镇的科创园艺公司采取民宿承包制。公司员工承包民宿经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员工收入,是留住年轻人一个重要的模式。

  创新优化运营方式。与第三方专业的研学公司合作,把盈利性不高且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稻草农业公园与第三方研学公司开展合作,节约了研学的人力成本,实现了共赢。泥巴乐园作为专业的研学教育公司,通过“一米菜园”“一亩果园”等形式租给城市人,除了获得运营的租金收入之外,还能实现园区引流。通过定制式的团队采购,减少员工成本,着力做好团队服务。周一到周五通过闭园的形式,减少园区损耗、维护成本和员工闲置成本,集中做好周五六日的亲子或团建等活动,借此度过疫情危机。

西塘童话小镇的文旅项目,在种养殖基础上增加了亲子研学环节,除了增加企业收益,还很有劳动和亲子教育意义。摄影:洪迎秀

  企业家威望带动青年人才下乡。吸引本科、硕士的大学生去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要使得乡村有留住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人的魅力,年轻人才的工资、住宿、餐饮等物质激励是一方面,对于00后的本科就业大军,还要给予精神的激励,丰富业余休闲生活,提升他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坚持力。


  (作者:洪迎秀,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办公室主任;陆剑宝,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