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来粤好·硕果】惠州泰美镇农产品供应基地调研实录

——“中国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本”系列调研报告(三十三)

2022-09-08 17:51 来源:南方网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苏东坡笔下的罗浮山所在地博罗县位于惠州市北部山区,山多地少的博罗北部正在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富硒农产品、水果、蔬菜和肉类的出品都非常优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保障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省合作重点项目,位于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新塘村,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1500亩,于2020年11月动工。截至2022年6月,调研团队走访之际,项目一期已经完工并部分投入使用,推进相当高效。

位于广东惠州的汇集全国优质农产品资源的供应基地,借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卖向大湾区乃至国外。摄影:陆剑宝

  一、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是城乡连接的桥梁

  粮食安全是广东民生的重要稳定器,粮食的生产、储备、供应在广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惠州博罗下联珠深港澳四大珠江东岸特大城市,上联博罗龙门河源韶关江西等大规模农产区,起着重要的“联结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作用。绿色农产品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在基地中有浓缩的种养殖、农用设施展示,也有农产品仓储和物流、初加工和深加工,亦有农耕文旅和研学项目。农产品基地突破以往的工业园模式,整合了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和未来方向。

  二、五大平台:博罗泰美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运作模式

  (一)民生维稳——大粮仓。基地将建设广东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在生产端稳定粮源基础。省供销社直属企业牵头建设汕尾、南雄、怀集3个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翻耕播一体化、施肥用药和病虫害防治、收购加工、品牌销售“六统一”管理服务,带动优质水稻种植。在加工仓储端落实保供稳价,建成运营45万吨粮库和10万吨米面油加工车间,承接27.5万吨粮食政策性储备任务,为应对突发事件发挥保供稳价作用。通过实地调研,课题组发现大米整齐有序地堆叠在粮仓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些大米是从越南、泰国等产地输送到广东的袋装大米。基地虽然还在建设中,但已经同步开始运营,面向全国乃至国外进行农产品供销和交易。建设完成后,粮食、肉类等储备可达100万吨,农产品交易量可实现达500万吨。此外,基地还引进了3家做鸡蛋的企业,总计划储备14万吨保鲜鸡蛋。在足够强的污水处理能力以及优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基地不仅符合环保绿色生产的要求,还能打造大湾区第一个鸡蛋产业期货。

来自越南、泰国等地进口的经加工大米并堆叠整齐地存贮在粮库中。摄影:谭学轩

  (二)追溯源头——大农场。农户们的农产品想要通过基地进入大湾区市场,必须先通过社员进入制度进行农户登记,成为供销社社员。基层供销社还会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和指导要求,以统一种植过程的标准。通过这种模式来整合周边散乱的农田,可以增大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散户种植的整个过程中,镇一级有专门的检测系统和人员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符合中心收购标准的农产品才能进入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再通过分类进入大湾区市场里。供应基地的云种植系统会对每天收购的量跟进上报和统筹兼顾市场的行情,根据前一天的农产品的收集量以及用量和市场行情来确定第二天农产品的收购价。定价也不完全由市场行情决定,农户还可以与公司签订保底协议,不完全根据对市场价格行情的涨跌进行绝对的定价,给予农民一个收购保障。另外公司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将农散户吸纳到供销农场种地,为他们提供社会化服务,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据负责人介绍,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农场,比如台山小农粘,公司给予他们的社会化服务可以达到全覆盖,提供无人机、播种、收割、施肥等全部管控服务。但目前技术不够完善,有些地方未能实现全覆盖。

经统一标准验收的稻米被存放在实时温控的大粮仓中。摄影:谭学轩

  (三)产融增值——大厨房。目前,供应基地内部已经打造出了名为“国惠膳”的中央大厨房。该公司构建了包括农业生产基地、采购配送中心、中央厨房在内的全系列供应管理体系,实行统一原材料采购、加工、配送,每一块菜地都是管理人员用标准的方法去打理和栽培的,所有食材都是大品牌供应的非转基因食材,保证一品一码可追溯,精简了复杂的初加工操作。在农产品及原料的验收、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和信息查询追溯召回环节,均有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把控,严格对标海关出口检测标准、高品质食材“湾区标准”。公司还实行全环节抽检制度,建立食品准出和准入查验制度,与供销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联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该项目第一期日供可同时满足6万人的供餐需求,学生餐配送范围可覆盖惠州全市各县区,由公司专车配送以及记录行驶轨迹,并参与整个供应链的全程监控,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直通链条。

实现全自动化加工的厨房搭配高标准化的安全管理,“食”出放心。摄影:谭学轩

  (四)网络优势——大市场。基地依托省、市、县、镇、村五级供销合作社,注入供销社企业全资源要素,共筑与农民密切联结的桥梁纽带;依托供销系统服务网络,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助农服务中心;提供产业全链条综合服务,通过“镇(村)供销社+村助理+中小农户”模式,促进优质优价农资和先进农业技术下行,助力散集农产品分级分类上行;通过聚集现代流通新要素,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助农增收致富;通过收集家庭农场、中小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统计农产品种植、生产和销售数据,做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溯源。乡镇供销社为当地农户提供标准化种植辅导,再进入农产品田头散集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对净菜加工和分级分类到大湾区农产品基地或输送到中央厨房、供港出口、直供配送平台、南菜北运等等。供应基地利用自有的大数据平台优势,通过商超零售、机团配送、电子商城、消费帮扶等线上线下渠道,对接全省5000多个零售终端,在销售端牵头打造“广东丝苗米”公共品牌。最后,除了本身庞大的多层级销售网络,大湾区基地还有定点供应政府和部队食材的质量保证。

  (五)数字赋能——大平台。基地建成了农产品全产业链数字生态共同体,与数字广东、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组建数字化团队打造数字供应链,让每个节点都能植入数据芯片,打造数字化运营。据访谈了解到,大湾区基地在供应链前端建立了云种植管理系统,对种植基地的所有农产品甚至是整个种植过程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和数据汇报,可随时检测到是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虫灾、气候、土壤健康等全方面生长因素的情况,还能统计农产品“从乡村田头到城市餐桌”的一生。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帮助基地瞄准“绿色”这一方向,创新研发安全、高效的功能肥料产品,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另一方面,立足种植过程的原点,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借助农业大数据平台为种植户赋能,让数据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肥料”,让种植户成为轻松种收的幸福“新农人”,实现让种植户种好、让种植户卖好、让消费者吃上营养附加值高的健康农产品的目标。

  在团队调研之际,该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既有资金、科技和销售网络优势,又有人才储备优势;既有选址精准的开局利好,又有乡村振兴的政策所向,该基地项目严格落实、做足成色,将为港澳地区和湾区内地大城市的粮食安全,稳定“菜篮子”价格和提供优质“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等绿色农产品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


  (作者系:谭学轩,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陆剑宝,经济学博士后、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