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推动岭南民俗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4-05-06 11:17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文化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乡村变迁具有突出的标本意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内容、主体及其文化心理具有怎样的特征?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如何实现新发展?

  2019-2023年,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了岭南民俗文化活动现状与发展专项调研,对省内村镇分片选点,选取六大不同类型的村镇聚落共10处,包括城中村、乡镇、珠三角水乡村落、潮汕渔村、客家山村、连南瑶寨等涵盖广东省内主要村镇类型,调研发现:岭南传统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依然鲜明,地方性、宗族性的民俗活动依然有生命力,潮汕英歌舞、湛江年例等岭南非遗火爆朋友圈,推动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勃兴和高质量发展。同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推动岭南民俗文化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多方主体合作、内涵价值更新、城乡融合发展、传播战略升级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岭南民俗文化面临新的冲击与挑战

  龙年春节,普宁英歌舞不仅登上了日本NHK电视台新闻节目“热搜”,还应邀赴伦敦表演,惊艳世界,着实讲好了“中国故事”。由非遗热引发的文旅效应确实令人欣喜,但调研也发现,岭南传统民俗文化同时也受到城市文化、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岭南民俗文化传承的内驱力整体向弱。岭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社会结构大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传统民俗活动中宗族组织同时扮演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主体性鲜明。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耕社会较为稳定、固化、静态的人地关系和乡村社会关系发生改变,呈现动态流动的特点。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因此出现主体缺位、错位的现象。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城镇化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改变了区域性的社群结构,传统乡村社群结构快速变形和重组。在珠三角以及潮汕地区城中村节庆民俗活动开展过程中,本地居民自娱自乐的主体角色与外来人口的旁观角色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社群身份认同的尴尬。而在经济滞后地区,乡村“空心化”现象导致在外务工的男性青壮年在传统民俗活动中缺席,不少活动因此而难于维系和开展。

  二是文化传递与消费面临新问题。一方面,基于快速消费、大众娱乐模式的网络平台、嘉年华式旅游推广,有利于形成民俗文化新的传播路径,技术手段的革新使得文化传递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问卷调查显示,中老年群体接受传统文化都是通过家族代际传承,如祖父辈的言传身教,或仪式展演,感同身受,从而获得无言之知。新媒体时代,传统村落的“空心化”,传统呈式微趋势,仪式展演的样式与空间都发生变化,年轻一代更愿意从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自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及时、便捷的传播方式大受欢迎,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年轻一代更具有言说的权威性,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在网络上的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显示了传播的更大威力,成为线下传承的一种救济和补充。

  但另一方面,泛娱乐化可能导致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的弱化和异化。时下短视频、网络直播的流行加速了民俗文化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短平快的即时性娱乐和不在场体验,以“段子”形式出现的文化类短视频对民俗文化的传播确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具有无序化、分散式、片段化、随机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导致民俗文化的呈现欠缺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长此以往,或带来文化的快餐化、扁平化、符号化,以及内涵及价值不断被弱化和异化,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较为不利。

  三是主体性不够突出。调查显示,很多受访者都希望通过民俗文化推进旅游产业,提振地方经济,政府的干预是明确的诉求——“搞活动需要钱”“文化的事主要靠政府”,而主人翁意识趋于淡化,被关注、被宣传的心理意愿迫切而突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民俗文化自我认同的诉求开始让位于外向发展的工具性需要,即以他者为关照视角,民俗的复兴、重构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他者想象的产物。

  岭南民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多方主体合作,激发传承动力。在民俗文化活动主体层面,政府力量引导下多主体互动参与,激发岭南民俗活动存续动力。一方面,岭南民俗文化传承的民间主体性意识依然存续,值得重视。另一方面,鼓励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团组织、企业及群众建立多主体协作关系,如佛山松塘村的“翰林文化节”,东莞中堂的“龙舟文化节”、城中村祠堂与文博单位合作的“孔子诞开笔礼”等,都是营造“社区共同体”的宝贵尝试,通过政府的扶持、引导,激发民间社群由自在到自主的主体意识,由此改变单纯的、外援驱动的政府主导文化行政模式,建构符合当下社区成员需求的“新民俗”。

  内涵价值更新,强化文化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岭南民俗活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岭南民俗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通过民俗这一村民喜闻乐见的通俗化、日常化的形式,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俗活动的结合点,培育时代精神,涵养主流价值,重塑文化认同感。结合当代价值取向,提炼民俗文化景观遗产要素,将其重组、重释,以当代主流话语对其阐释描述、宣传报道;通过“去魅”解读对其中具有神秘色彩的内容进行转化,使之成为体现文化价值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象征符号。如车陂村“一水同舟”文化品牌,在传承龙舟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下生活,提炼出龙舟文化团结奋进的时代意义,不失为有益的探索。简言之,传承是核心,融入是方向,必须把握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造之间的平衡。

  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民俗空间。顺应城镇化的趋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重构和健全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一是保留、恢复和提升乡村公共文化的物质空间,展示其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如七夕活动的祠堂、端午扒龙舟的河涌等。二是正视传统民俗活动空间不断压缩和消失的现实,拓展和转化民俗活动的存在时空,“非遗在校园”应更进一层,传授技艺之外,推进非遗审美、文化和历史教育,并与社区生活融合。三是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系统,创新民俗空间的存在形式,为城乡流动人口建立与之匹配的文化空间,依托和扩大原有乡土民俗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实现传播战略升级,讲好岭南故事。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应当研究和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技术,制定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方案,提升大众对岭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一方面,主动挖掘和展示民俗文化价值核心内容,避免消费主义带来的文化传统价值异化;另一方面,实现传播的同步跟进,对乡村的存量和增量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释读,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科学考证;重视品牌化、“IP化”的延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开放接口的建设,提升公众利用的便捷度;给本土人士更多自我表达的空间,如发动社区成员整理、记录、传播自己的文化,强化社群的自我身份认同,立足于社区成员的共同记忆与情感共鸣开创出自下而上的文化挖掘培育新模式。

  储冬爱: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李丽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本文系南方科技大学委托项目“广东乞巧文化的源流、地方化及传播路线研究”(项目编号:X2XC-N6200150)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