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主题教育专家谈丨在勇于自我革命中赢得历史主动

2023-06-26 10:55 来源:南方网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成功道路,坚守党自我革命的光辉传统,总结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胜利密码,汲取化解当代风险挑战的历史智慧,以坚持历史主动精神的姿态,保持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一、以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武装回溯历史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隘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任何革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回顾百年党史,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修正认识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1927年八七会议。作为党在早期探索中国革命遭受挫折,危急关头的一次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面临失败的紧要关头,在湖北汉口召开会议,检讨党的工作,批判大革命后期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中指出:我们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的力量。会议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思想继续领导革命的前进方向,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自担当领导中国革命艰巨使命的伟大征程。

  延安整风运动。这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从思想上批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一次自我革命。作为一次全党范围内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整风运动破除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的直接成果,既为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自我革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党中央严肃查处从中央到地方一帮腐败变质的领导干部和一批重大案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的自我革命,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在理论上将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提到新高度,在实践上深得党心民心,巩固了执政基础。

  二、以自我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总结历史

  回望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一论断揭示了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霜坎坷而活力不减的奥秘所在,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我革命型政党的成熟过程和自我革命精神的时代拓展。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内涵丰富,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认识论、执政党推进自身建设的方法论等内容。

  党的自我革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原则立场上,彻底批判了以往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创造作用,创立了科学的人民群众观,为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百余年来,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这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中国共产党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其所呈现的价值立场凸显了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改革姿态、葆有不断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持续奋斗精神状态的根本遵循。在现实性上,中国共产党以实际成就有力回击了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悲观判断,以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不断的自我革命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意涵。

  党的自我革命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的认识论,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实践中的统一。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对中国革命系统、完整的理论认识。在历次主题教育中,中国共产党直面现实,勇于纠偏,这既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勇气,更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自我革命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科学结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更准确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党的自我革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自身建设的方法论意涵。历史进程的喷涌向前往往遮蔽于时代的迷雾,一个政党只有明晰历史方位,认清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略。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推动自身建设,充分体现了历史主动精神之“主动”的精髓要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在方法论的维度,不仅是一种意志、一种追求、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行动。一种突破陈规、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批判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推动自身建设,大兴学习之风,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勇于以自我革新的实际行动开创事业新局面。

  三、以自我革命精神的当代经验展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浊扬清、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彰显了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深刻分析基础上作出的重大论断、提出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主动和战略自信。

  以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坚决斗争的结果,能够在伟大斗争中将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以主题教育汇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成功经验,“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彰显了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使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以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高举思想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充分彰显了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思想就是旗帜,思想引领方向,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其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道理学理哲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汇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成功经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作者:李征,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