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希望的田野上,万物恣意生长;在奋进的微风中,百姓奋力耕耘。为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理论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南方网、粤学习即日起推出“希望的田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系列理论专题节目,走进田间地头、贴近百姓身边,从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等维度,展现广东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生动样貌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真实感悟。
【调研侧记】
如果村庄会说话,一座七百多岁的古村想要跟世人讲述些什么?乡村古老的文化基因又能如何与现代生活产生连结、发生碰撞?因为一场七月盛夏的荷塘市集,我们与这个名叫塱头的村落相遇,并在接下来的小半年时间里数次往返当地取材,亲眼见证着古村的日新月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一种新的解法。
塱头古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是广府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村内建筑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和传统梳式布局,以镬耳屋为代表的300多座明清青砖建筑气势恢宏、雅致大方,尽显岭南风骨。“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是塱头村村民自古以来的价值认同,村内分布的27座祠堂、书院和族谱记载的数十位举人、秀才穿越漫长岁月共同形塑着塱头村崇尚读书学习、“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然而,村子位于城市近郊,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新旧两种秩序在此冲突,塱头成了一个空心化的城乡临界空间,面临着劳动力和人才短缺、村民增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村子得不到发展,好的文化资源自然也遭蒙尘。塱头村拥有这些宝贵的文化基因,若是任其遗失着实可惜。如何以文化为发力点,充分利用区位及历史文化优势寻找到适合自身的振兴之路,是塱头村需要把握住的机遇。
当然,要让古村重新焕发生机,仅凭村落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各方的协同参与,才能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共建共创”之路。两年前,在政府、企业、村集体的联动作用下,塱头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落成,乡村振兴的“塱头模式”正式开启。循着尊重、保护、活化、新生的思路,塱头探索出了“文化引领、公益赋能”的振兴模式,在对当地进行保护性开发、改良性活化的基础上,以公益性投入、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最终实现对人的振兴和赋能。
随着项目合作的逐步深入,落地可见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伫立在村口的春阳台艺文中心已成为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参观的岭南文化新坐标、以“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翻新旧民居建造的民宿和春住正式运营、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潮流生活元素的古村市集展览为村子带来了客流和人气……在古村活化过程中,传统是被尊重和保护的,现代与潮流也同时在被注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采访时多位受访者都提到了一个词——“对话”。不难发现,无数新与旧的对话在这里发生,这个“对话”是传统和现代的对话,是古人和今人的对话,也是城市和乡村的对话。现代的建筑艺术、商业运营和流行文化给古村带来的是一种新的可能,是与原有文化传统融合观照的尝试。春阳台内常设展览中展出的翰墨经典的“有字之书”与漫步街巷间感受到的耕读作息的“无字之书”相辅相成,也在与前来游览观赏的你发生着互动。远离缤纷缭乱得让人困惑迷茫的都市生活,我们重返田野,看见塱头及其身后的乡土中国,看见村人如何在勤劳与尚学中安身立命,在乡野间寻找“何以安吾身心”的答案。正因为有了新与旧的对话,才能激发出活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一次被强调。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又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乡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乡村文化振兴,既是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也是乡村发展的题中之义。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文化活则乡村活,我们从塱头古村活化的实践中看到了乡村文化焕新的潜力。不仅如此,带着文化振兴这样一个母题,我们走进塱头古村,却在村头巷尾的漫步间寻得了现代人空虚与迷茫的解药。这或许才是文化振兴的意义所在,在人们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从乡村绵延百年的文化内核中汲取着力量,重新思索生存、生活与生命的含义。
太阳永照,希望永在。村庄不会说话,但它的精神却通过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得以传递、得以延续。这便是文化的力量。
总策划:侯小军
监 制:张纯青
统 筹:王萍
编 导:江海燕 曹晓静 朱绮琳 刘帅
摄 制:张瑞霖 罗文琛
设 计:武君丽
鸣 谢:唯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