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4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引爆羊城

2015-01-08 10:31 来源:南方日报 龙金光 唐柳雯 汪飞 谢梦 牛思远

  2014年11月22日,2014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第三届)在广州番禺雅居乐剑桥郡举行。本届“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承办,雅居乐地产协办,论坛以“预见未来”为总主题,分别于11月22日和12月6日各举行一场经济学家论坛和企业家论坛。其中,11月22日的经济学家论坛以“迎接新经济新常态”为分主题,聚焦当下最热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首场经济学家论坛邀请到“新常态”概念的提出者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克强经济学”概念提出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项目创始人之一、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等国内外顶级经济学家到场并作主题演讲,为到场观众剖析“新常态”的特征和本质,为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为广大企业家、投资者寻找“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与新机遇出谋划策。

  在前两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论坛进一步丰富了论坛内涵、扩大论坛影响和提升论坛规格。论坛首次引进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EMBA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的学术支持,以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EMBA教育中心的特约支持,强强联合华南顶级的商学院,打造华南顶级经济论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社总编辑王更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丘克军,雅居乐地产董事副总裁、华南区总裁梁正坚等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单位领导到会并致辞。

  ■精彩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以质取胜应成“新常态”下的大战略

  刘世锦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题为《新常态与以质取胜新战略》的精彩演讲,带来了对“新常态”最权威最深入的介绍和解读。他指出,以速度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切实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以质取胜”应当成为“新常态”下的大战略。

  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期

  今年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3%,创5年新低。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虽然有所回落,但是符合规律。他判断说:“最近两年,仍是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在刘世锦看来,所谓的新常态,增长速度的变化实际上是非常平面化的,后面更重要的是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转变、发展目标的转变以及相应的体制转型。

  刘世锦在演讲中透露,其一项研究通过对二战以来的国际工业化历史经验进行梳理,从中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一批成功追赶型的经济体,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欧洲的德国,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当人均收入达到11000国际元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增长速度的自然回落,平均降幅达到30%左右,有的降幅还要更大一些。

  对这样的结果,刘世锦也颇感意外,于是开始考虑其后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按同一口径测算,2012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9000国际元,而中国的增长路径与上述成功经济体较为接近,依此推论,中国有很大可能性在这两三年出现潜在增长率较大幅度的回落。

  “据估算,2014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1000国际元,在逻辑上已经处于国际经验所显示的增长速度转折时点。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在前两三年已经达到这个时点。”刘世锦表示,包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等在内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工业增加值和GDP等指标的增速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或超过了11000国际元的水平,增速回落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如何来看待“新常态”?有人把这种变化视为中国经济的“衰落”乃至“崩溃”,也有一些舆论在“硬着陆”的题目下讨论这一问题。对此,刘世锦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如果我们能在人均11000国际元水平上增长速度“自然回落”,是顺利渡过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的成功标志。

  “十三五”将是新常态形成稳固的关键期

  刘世锦说,中国正在力争在今后一两年内能够完成增长阶段的转换,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轨道或者状态。这一状态可以称之为“中高速稳定增长期”或“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其含义是中高速增长的“底”已经探明,比如说7%左右;这样一个速度能够稳得住,且能够持续较长一个时期,比如5年或者更长时间。

  “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阶段主要是‘铺摊子’,新阶段则主要是‘上台阶’,而且是两个台阶,一个‘产业升级’的台阶;另一个是‘创新’的台阶。”刘世锦说。具体而言,“新常态”不仅仅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变化,还包括结构转变,即消费、服务业为主,内需起更大作用。如消费升级,收入倍增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消费比重。城市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这一群体的比重到2020年将到达45%。

  同时,增长动力更多地依靠生产率提升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譬如,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率是23%,而日本是31.4%,美国是38.5%。如果通过产业升级,达到与日、美相同的水平,就有30%—70%的提升空间。

  刘世锦判断说,“十三五”将是新常态形成并得以稳固的关键时期。他同时表示也要看到其中问题,“今后一两年将是中高速增长的触底期、金融风险的集中释放期、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转换的关键期。”因此,以速度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要切实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以质取胜”应当成为新常态下的大战略。刘世锦提出“六可”质量指标:即,就业可充分、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

  “新常态”下企业应该怎么做?企业盈利模式转变是关键所在。刘世锦说,据他的研究,如果原有的高速盈利模式不变,当增长速度低于7%时,企业盈亏比(亏损额与盈利额之比)会超过40%。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企业可能出现亏损。中国企业过去在(经济增速)10%左右才能赚钱,这个模式将来是7%,要解决企业在中高速增长情况下,新的盈利模式的问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新常态”下要依靠改革而非刺激

  11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题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转型》的主题演讲中他表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应依靠改革而非刺激,转型已在发生,下一步应把走了一半的市场化道路走完。

  黄益平指出,过去“保八”的一个结果是养了一批只有增长达到8%才能生存的企业,“国际投资人很难理解为何我们的有些企业如此‘娇贵’,稍微低于8%就活不下去,而他们在国家增速2%时仍能生存,而适应低于8%的增长正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的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对当时维持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际释放的效应并不止于四万亿。当时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保增长,导致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由过去的25%升到现在的35%。而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由1978年的2000美元增长到现在的7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也以每年15%的增速上涨,这就造成大批的低端的制造业无法生存。

  黄益平表示,下一步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告别过去靠投资甚至靠污染、靠低成本的增长模式,转而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的增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我们以后的经济政策是依靠经济改革而不是经济刺激。对新常态要有政策定力,对未来转型要有决断力。”

  “改革至今,经济改革市场化的道路并不对称,存在两个‘双轨制’。”黄益平表示,第一个“双轨制”是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双轨制。不同于东欧一些国家采用的休克疗法,迅速取消计划经济,将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中国的渐进改革开始先保护了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减小了改革初期的阻力。

  第二个“双轨制”是产品和要素之间的双轨制。目前产品市场全部都放开了,但资本、能源、土地等要素市场的扭曲很严重,这就造成了很多成本被人为压低,导致穷人补贴富人、居民补贴企业、中小企业补贴大企业,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出口和投资活跃,而消费相对疲软,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增长迅速,背后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却越突出。

  黄益平认为,下一步中国经济要转型,要靠改革,改革就是把两个“双轨制”做了一半的工程做完:一是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同时随着时间推移,民企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平稳自然的过渡;二是过去把产品市场都放开了,下一步要把要素市场放开,由市场来决定要素的价格和资源的配置。他强调,要素市场化改革中最关键也是最迫切的是金融改革。

  他表示,现在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借债、国有企业负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等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有中央政府兜底,短时间可以兜住,但如不控制流量,长期积累下来,终究还会爆发系统性风险。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利率市场化,但又有很多难点,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软预算约束等,尤其是要解决市场刚性兑付的问题。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

  中国经济正发生可喜变化

  论坛上,曾智华以《中国全球新战略:提升价值链,增强软实力,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为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其在国际比较视野下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的思考。会后,他也就央行降息、中国房地产也发展及转向海外地产投资等话题接受了笔者专访。

  “我们站稳了,我们才能更强。”曾智华表示,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但这是正常的转型,因为中国经济需要进入理性的阶段。曾智华表示,中国的知识经济指数相较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发达国家较低,但在金融危机后德国、美国等国家衡量知识经济的一些指标都在下降,而中国自1995年以来都在上升。目前,体现创新能力的版权收入、专利数量、科技论文梳理和企业研发投入等,虽然仍较德国、美国低,但差距不是很大。

  “这是可喜的变化,说明我们的路径是对的。”曾智华说。在“新常态”下的变革大潮中,中国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发展竞争,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内部几方面的转型,如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治建设、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

  曾智华认为,现在中国需要大批懂得国际化运作的人才,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储备还远远不够,因此中国要进一步推动人才建设。同时,加强产学研的纽带,尤其是与国外的合作,比如在发达国家建立研究中心、并购先进技术等,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演讲中,曾智华用数据说明,中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他指出,中国对外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缺乏对当地法律、政策、文化和营商环境的了解,同时来自治理结构、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协调和交流上的障碍等。

  曾智华建议,中国应当制订海外投资战略,并提供有关海外投资环境的基本培训。同时增强国际人才储备,并在政府层面之外也加强商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在海外投资前,中国企业应当实施更为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商业计划书,并加强对当地的媒体公关,强化商会和行会的作用等。

  而在会后接受访问时,曾智华也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机会。他指出,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不会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增长,而是进入稳健增长。与此同时,现在很多的人愿意在海外买房,而海外市场也有很大的空间。如美国、欧洲等很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都需要更新,而像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高端酒店供不应求,这都说明有中国企业的投资机会。

  权威专家三论

  “新常态”下的广东机遇

  在主题演讲后,黄益平、曾智华两位主讲嘉宾,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两位广东省内知名专家共同参加了互动沙龙环节。在《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的主持下,4位嘉宾深入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广东机遇,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头脑风暴。

  1论广东经济之转型升级广东转型升级有成功样板也有更大难度

  “转型在广东有比较成功的样板,也有比较大的困难。”“克强经济学”概念提出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开门见山。他认为,深圳特区自建立那天起便一直在转型,今天去深圳,估计很难见到八十年代的产业。同时,黄益平也认为,由于传统行业转型较为困难,而广东多传统企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东的困难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大”。

  林江作为本地学者,则以更加贴近的眼光看待广东经济转型。他指出,广东去年到今年的发展形势与全国经济形势高度吻合,“尽管广东GDP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一点,但从90年代至今的情况看,广东的GDP增速总体在下滑”。

  林江表示,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因为广东经济最先发展起来,同时出口导向明显,因此面临转型升级最早,压力也可能比其他地方大。丁力也认为,相比浙江等省份,广东转型升级难度更大。“我们的发展有很多特殊性,最重要的就是广东大量依靠招商引资发展起来。”

  黄益平指出,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提供更好的设施和环境,比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不应完全主导经济转型。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也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的力量逐渐显现,知道如何在市场中决策、竞争,“这就需要政府逐渐地放开,不能什么都是政府主导、规划”。

  2论广东发展之挑战机遇高端人才“引进来”眼光向外“走出去”

  在经济“新常态”下,广东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谈及广东发展新机遇,林江从新型城镇化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广东需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尽可能地变成本地人。”他希望像东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不仅能够降低入户门槛,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外来工,而且还能吸收全国的人才、资金聚集。

  曾智华则认为,广东需整合多方面资源,为企业提供融资、研发平台,增强企业实力,体现出创新的活力。其中,广东尤其要打造一流的环境和宜居城市,“只有这样,你才能吸引高端的人才做金融”。他同时表示,在“引进来”高端人才和企业的同时,广东也应“眼光向外”,将自身变成东南亚贸易服务投资枢纽,而广东企业则要更多“走出去”。

  林江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广东不仅地处华南,而且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加上广东与香港、澳门、东南亚有传统的联系,“这些联系都可以为广东、珠三角的企业服务”。丁力则建议广东的商人要有长袖善舞的能力,“如果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资源配置者,将会有巨大的潜力。”

  3论新兴行业之潜力远景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最被看好

  由于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成本更低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传统的制造业优势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逐渐凸显,但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基础的诸多新兴产业却逐渐壮大。在沙龙互动环节临近尾声时,主持人蒋昌建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哪些行业比较有潜力和远景?”

  问题一出,立即引起了在场嘉宾的热烈讨论。曾智华认为:“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这类企业会越来越多。”同时,他表示,咨询行业在国内发展空间非常大,包括技术咨询、管理咨询等。

  黄益平则认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对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金融服务、旅游、教育、医疗、环保行业都有潜力,其中,我认为环保行业有很大的潜力。”

  同样提出医疗行业远景的是林江。他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保健将是未来很有潜力的行业。“还有创意产业,在‘新常态’下,人的需求正不断转型,往高端化发展。”最后,丁力则表达了其与上述三位略有不同的看法。“‘新常态’下,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我最看好现代农业,因为人们都离不开吃饭。”

  (撰文:龙金光 唐柳雯 汪飞 谢梦 牛思远 摄影:吴伟洪 编辑统筹:李劲)

编辑:林湄   责任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