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同时也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指引。
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实践创新、经济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理论创新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广东的社科专家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经济特区理论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坚持理论创新,发挥理论引领,最重要的就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掌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心聚魂。社科界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当前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研究的热潮。
一是发挥社科理论引领作用。我省社科界是社科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的主力军,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思考、领会把握,理应走在前面,切实做到在学习上先行一步,在认识上深入一层,发挥好示范带动和表率作用。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引领作用,凝聚社会共识。
二是发挥社科规划和评奖引导,推动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发挥社科规划理论引导作用,引导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化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理论的研究,组织理论界进行集中研究、合力攻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本质、把握规律,提升学术思想、学术话语上的原创力,努力推出一批站位高水准高、有分量有价值的成果。
三是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社科界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社科界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聚合众智、融合众力,组织骨干力量,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针对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能力的阶段式提高;如何提高开放水平,提升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如何遵循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走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等方面展开研究。特别是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对策研究,拿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四是发挥学术交流平台阵地作用,不断活跃学术空气。继续办好《学术研究》,打造好广东社科学术年会、粤港澳学术研讨会、中国(粤桂琼)改革创新论坛、中国(南方)智库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气氛。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五是切实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这个重点,全面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把牢方向导向,管好阵地队伍,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确保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护城河”和“防火墙”,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思想理论和舆论氛围。(作者:王 晓,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