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7-10-09 15:51 来源:南方网 李松庆、谢卫红、王永健、黄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是《中国制造2025》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广东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产业的重要作用

  广东经济是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起步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造就了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经济新常态时期,这些传统产业进一步充实完善,为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传统产业为广东经济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仍将是维持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广东实体经济业态的主要特征,也是广东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地位的重要支撑。直到今天,广东优势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仍占较大比重,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之一。

  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完成增加值8085.33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33%。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优势传统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011.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2%,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增速有所回升,这是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造后的恢复性增长。这说明,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今天,传统产业一直都在广东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传统产业往往为其他产业提供基础性资源、原材料、中间品,大多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起到了支撑企业生产运营、人民生活消费正常运转的作用,对拉动就业增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传统产业在广东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过程中,广东不少地方片面地视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低技术夕阳产业或落后产业而不当排斥,出现了传统产业“无用论”、片面抛弃或转移传统产业、一味追求崇拜高新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大有彻底放弃或完全转移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盲目冒进之势。这是不可取的。

  二、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

  现代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传统产业的基础,而且往往是脱胎于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中国制造2025》列举了十大重点领域,其中七个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衍生而成长为先进制造业的。因此,现代产业虽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但发展现代产业不等于完全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也绝不是放弃传统产业。在传统产业体系内,除了有低水平生产技术外,也有先进生产技术、高附加值环节。纺织服装是传统产业,但前期高端设计是其高附加值环节。而且,有些低技术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推动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使传统产业不再“传统”,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普通种植业是传统农业,而基于生物技术的种植业及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种植业则是现代农业。反过来,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组装加工环节普遍被认为是高技术行业的低附加值环节。而且,强大的传统产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的基础和前提。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尚不充分时强行布局现代产业,实质上就是超越发展阶段的“拔苗助长”,就会在实践中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不能丢。去产能、去库存,淘汰的是落后过剩产能,不是淘汰传统产业。

  产业同产品、技术一样,也有明显的生命周期,但其本身不会消亡。新和旧是相对的,现在看起来的新兴产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沦为一般的传统产业。任何产业都会经历萌芽兴起、快速成长、逐渐成熟、慢慢衰落而演变为传统产业的过程,但这些产业并没有最终消亡。经过技术、设备、生产流程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再次被赋予新的活力,不是简单延长其衰退时期,而是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周期,甚至形成新的新兴产业。零售和服装行业是所谓的“传统产业”,但2016年西班牙零售业巨头ZARA创始人超越比尔·盖茨成为新的全球首富,服装巨头优衣库老板也一跃成为日本首富。因此,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产品。传统产业不会消失,不是过时或过剩产业、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不能轻易放弃,关键是转型升级。

  广东在构建产业新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不仅不应放弃或替代,还应把传统产业当作发展现代产业的基础和出发点去转型升级,以实现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也随之协同发展,进而强化广东规模化综合制造能力优势。而且,传统产业界定也具有地域性,不能用绝对的眼光、静止的标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套用。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是传统产业乃至衰退产业,发展已趋成熟,增长缓慢甚至开始萎缩,而在粤东西北落后地区则可能还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刚刚萌芽,亟需发展。广东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体量足够大,完全可以容纳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到粤东西北地区,既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必要份额和这个领域一部分就业岗位,也促进落后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广东构建产业新体系、保持综合制造体系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坚守实体经济之根,对传统制造业“不抛弃、不放弃”,从产业生态高度把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企业稳定下来,保持和提升广东综合制造体系的完整性。 

  1、强化技术改造和创新

  传统产业作为转型升级主战场,关键要重视技术改造和创新,尤其是加快实施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强化以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为内容的“四基”建设,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网络技术实现机器换人、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转变,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塑造广东传统产业增长新优势,打造传统产业可持续竞争力。传统优势制造业通过加强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的高端化改造、结构调整及相关流程、产品、模式创新,做强总部、研发、设计、营销和产业链整合工作,将有力促进传统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延伸拓展或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拓展传统产业生产发展的新空间和价值增值的新路径,让传统产业的核心得以在新技术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凤凰涅槃”而改造升级或转化为现代产业,这将是广东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升级为现代产业的主要路径。

  2、实施“互联网+”和“文化+”战略

  传统产业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以自动控制和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四基”建设,加快形成有效协调的“四基”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渗透融合。传统产业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软件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引导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这些环节的大数据分析与整合,以重组运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重构商业模式等手段完成转型升级,提高创新力和生产力,最终提升效益效率和竞争力。传统产业可以把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建立机器人自动化示范生产线,打造柔性化生产、场景化应用的示范工厂,通过“互联网+智能制造”,变革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而转型升级。

  同时,实施“文化+”战略,将丰富的南粤文化、岭南文化等文化因素融入传统产业的产品、服务和经营中,让企业、产品和服务成为文化大使,既通过企业和产品的文化内涵宣扬传播文化,也利用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3、推进传统产业转移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一般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广东是沿海几个发达省份中最为失衡的省份。珠三角高速发展的同时,粤东西北大部分地级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是广东的必然选择。珠三角正处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既要转移部分落后产能、工业流程、低附加值环节为发展现代产业腾出空间,又要防止传统企业大规模转移造成产业空心化。粤东西北是珠三角天然经济腹地,引导珠三角传统企业优先向粤东西北转移,而不是片面向内地省份或东南亚、非洲转移,形成广东地区一体化产业分工布局,既缓解珠三角综合承载压力,又有利于保持紧密产业联系,是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也是发挥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先发优势转化为先行责任、实现粤东西北跨越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加强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产业共建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让同一企业、同一产业在全省跨区域布局、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珠三角为龙头、粤东西北多点支撑、全省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格局,既促进广东区域发展一体化,还保证全省产业升级、产业链体系完整性以及企业产值不因企业外迁而减少。

  4、淘汰落后产能及无望企业

  传统产业虽然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对广东经济增长也功不可没,但如果广东片面固守传统产业,一味追求产量效益,牺牲资源与环境取胜,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始终缺乏话语权,始终处于世界产业分工低端环节和国际打工者地位,未来经济发展后劲将无以为继。广东传统产业发展到今天,已产生诸多瓶颈,改造转型迫在眉睫。但对于一些落后产能及转型转移无望的传统企业要坚决淘汰,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和资源。目前关键是严格落实《广东省2017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相结合,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依法关停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及使用落后产能设备(或工艺)等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及转型转移无望产业,使资源、能源、环境、质量、安全标准切实得到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5、营造传统产业转型的良好环境

  鉴于一些传统企业面对市场压力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不愿退出落后产能,建议加大传统企业管理者培训力度,更新企业管理者陈旧的保守观念,勇于面对市场主动变革。同时,政府要完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技术改造基金、创新风险补偿基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配套支持基金,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成套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和生产车间、生产经营信息化及供应链流程重组等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作者:李松庆,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卫红,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健、黄灿,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编辑:林湄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