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民法典助力推进更高质量的“中国之治”

2020-06-15 15:47 来源:南方日报 王高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对推进我国法治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被誉为“私法中的宪法”,是反映一国法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民法典的形成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出,编纂民法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立法体系庞大,法律条文众多,不可能一蹴而就,须以坚实的法治基础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有力支撑,一般要经历“习惯法—成文法—法典法”三个逐步递升的阶段。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民法典颁布实施,标志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法典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民法典正是三者相互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

  首先,民法典编纂工作自始至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立法机关顺利完成民法典编纂任务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民法典的诞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国民财富不断积累、信息技术进步使中国快速迈入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可以获得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权利保护。为谁立法,是检验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民法与每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民法问题本质上是民生问题。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原则,旨在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权利,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和情怀。新通过的民法典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推动中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更高质量的“中国之治”。

  再次,民法典完全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从编纂民法典的过程来看,人民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立法机关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从人民中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从编纂民法典的结果来看,人民是切实受益者。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面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的相关民事法律进行了系统整合和修改完善,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覆盖14亿中国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各种情况。民众日常生活当中关心的各类问题,都可以通过民法典寻求解决答案。

  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民法典是良法,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善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民法典出台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要在普法、执法、司法等环节下功夫,充分发挥民法典应有的价值。

  一是要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教育,促使全民知法守法。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10万余字,这决定了民法典宣传教育的难度比一般法律更大,要多管齐下。首先,党员干部应切实担起责任,做民法典的认真学习者、模范遵守者和积极传播者。其次,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让民法典成为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重要资源。再次,在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法典普法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是党政机关要依法履职,提升民法典实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民法与人民群众的权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民法典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党政机关的执法态度和能力。因此,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

  作者系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