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照片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为报纸的理论专栏投稿,更别说开设专栏了,直到今年上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开设了一个讲座。当时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尽管我已经为几千人开过课,但为“老记”开讲还是第一次,我不知道我讲的东西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还好,结果算是令人满意,尤其是他们对我在讲座中所引用的企业管理案例颇感兴趣。不日,南方日报理论评论工作室的雷主任就向我建议,开设一个专栏,专门讨论和分析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的小案例,并且专栏名称都想好了,即“知识经济管理”。我一再推脱,因为一则平时太忙了,怕到时不能准时交稿,二则尽管自己平时做了不少科研工作,但都是理论方面的,从来没有写过需要深入浅出的专栏文章。没想到过了2周,雷主任又联系我,并告之专栏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如果不能及时供稿,就要开“天窗”了。我一急之下,连夜赶出了两篇短文“交差”。就这样我被“逼上梁山”直至今日。
我不知道专栏的效果如何。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前,当我为一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员在台上颁发结业证书时,他凑近我并告诉我,他每期都看我的专栏文章,并且把它们剪辑下来,保存起来。后来,我发现不但我的许多学生在阅读,而且社会上也有人关注,有人打电话给我,就某些疑问与我讨论,甚至还接到一个高州中学生的来信,与我讨论广东省的发展战略问题(对不起这位同学,我没有回信,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容易说清楚的)。我终于感到了作为一个学者的责任和这些短文的力量。
(作者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编辑:莫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