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1-06-07 08:48 来源:南方日报 郭艳华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下午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将彻底改变工业文明时期不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尖锐对立的局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承认自然的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促进经济全面绿色转型

  促进经济全面绿色转型是建设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彻底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绿色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绿色经济体系,使经济发展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加强企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是促进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运用绿色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紧围绕绿色、智能及清洁发展等重点,不断采用和推广绿色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现有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等进行绿色化改造,提高绿色竞争力。二是建立新型生产方式。加强企业清洁生产能力建设,研究建立绿色低碳循环设计产品标识制度,更加注重从资源投入和使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后端治理等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建立节约、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工商业企业节能、绿色建筑推广、低碳交通建设等重大工程实施。

  三、加快绿色技术创新

  一是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积极开展绿色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十百千”行动,落实国家对绿色技术创新认定企业的支持政策。二是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健全科研人员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增加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在绩效考核评优、科研考核加分和职称评定晋级中的比重和权重。三是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大力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资本、中介机构,依法依规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等领域建立专业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在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四、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生态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之间既有各自内在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又与其他要素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转变。一是切实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进行全面养护,保护和提升地力,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要全面评估现代化过程对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以及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现代化建设不应以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为代价,要尽可能在某些领域和环节对景观、群落和物种有增益效应,使其不遭到严重破坏,不断丰富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及遗传类型。三是强化河(湖)长制。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建立和完善河(湖)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管好河道湖泊空间及其水域岸线,管好河流湖泊中的水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新格局,还河湖以美丽健康。

  五、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积极倡导和推动绿色低碳生活。一是绿色低碳生活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活境界。绿色低碳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人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心甘情愿、自然而然地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才能为建成绿色低碳社会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当人们不再追求奢华和浪费,不再炫耀财富,更加尊重自然和效法自然,也就是真正以实际行动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之路。二是绿色低碳生活代表着一种新的文明观。绿色低碳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有益,同时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新的文明观的形成,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珍视,是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的弘扬,必将对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