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休闲:美好生活的重要表征与实现路径

2021-02-08 09:53 来源:南方日报 刘海春 吴之声

  春节假期即将来临,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将迎来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之一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美好生活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的物质生存需求,更体现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优化,休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表征。当前,需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与体验休闲,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正确路径。

  休闲:美好生活的重要表征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理想,为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着价值向导。美好是生命个体对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一种积极的体验与评价,体现着人们对美善价值和身心和谐的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在“美好”理念的导引下,通过自主的生命实践而实现的一种和谐、美满的生活。美好生活具有理想性,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与善美的心灵秩序;同时,美好生活具有现实性,包含着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与对闲暇时间支配的满足程度。

  休闲不是人们劳动之后简单的身体恢复,也不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一般意义上的占有,而是人们在自由时间里寻求身心愉悦与自我发展的一种自主存在状态。休闲包含了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可供自由选择的时间,休闲以占有自由时间为前提;二是自主愉悦的内在体验,休闲是人们摆脱必然性后的一种自主性的体验;三是人们价值实现的方式,休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状态和方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休闲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逐渐走向人们的生活中心,成为人们谋求更好生活与发展的方式。因此,从价值理想与现实条件来说,休闲与美好生活具有内在的耦合性,休闲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好生活的一种重要表征。

  马克思在研究人的生存与人类解放问题中对人的休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释。“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自由时间的拥有“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休闲与自由时间具有内涵和逻辑上的一致性,自由时间的充分获得、休闲的充分实现,是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美好生活的最终实现。

  从一定意义上说,休闲的不同形态反映着人类的不同生活方式选择,体现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人从“原始丰富”到“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过程,既体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方式的积极选择,人与社会在这种追求和选择中实现进步、趋向美好生活。

  走出对休闲的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发展期,随着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休闲的认识与选择容易出现误区,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好生活的实现。

  一是认为休闲就是娱乐。在生活中,人们常误把休闲等同于娱乐。实际上,“娱乐”与“休闲”并不是同一层级的概念。娱乐是具体的活动,带给人的价值有限,而休闲其意义在于丰满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体悟生活的美好。当下,人们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有的人在对娱乐享受的追逐中陷入了肤浅碎化与精神虚无的窠臼。以为在娱乐中的狂欢就是生活美好的表现,却不知休闲的娱乐化消解着人们对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人们的主体性和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在表层化、虚空化的欢娱嬉笑中被遮蔽。

  二是认为休闲就是消费。当人们把消费当成身份建构的方式时,消费便具有了消费主义的性质。在这样的休闲样态中,人们把物质生活和感官欲望的满足当成通往人的幸福的途径。消费成了人们达致休闲的工具,似乎只有购买和消费得起才能拥有休闲,才能获得生命存在和身份地位的彰显,才能体验生活的美好与乐趣。但这种彰显和乐趣是来自于对“物”的凭依和享乐,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与发展性却在此被遮掩,人们的美好生活体验依赖于外在之物。

  三是认为科技发展与效率提高就必然能实现休闲。现代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缩短了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人们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而获得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科技发展与效率提高虽然可能增加人们的闲暇时间,但也可能“潜在”地延长了人们的劳动与工作时间,加剧着时间的稀缺化。理论上的自由时间增加与事实上的休闲时空压缩,构成了当代人生活中的特殊矛盾。为此,人们不得不加快生活的节奏,对自由时间作出控制,从而使得生活不断程序化、工具化。

  休闲视角下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休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表征,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引导人们走出休闲误区,正确认识与体验休闲,提升人们的主体性和认知能力,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彰显人们在休闲生活中的主体性,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主体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本性是休闲的本质属性,休闲是人们张扬主体性的境域,人们的主体性在休闲中的表现就是作为主体存在的生命个体用理性思维去理解休闲及其内含的美好意蕴,自主自愿地去实践休闲和体悟生活之美好。因此,要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要以人为本,不断彰显人们在休闲与生活实践中的主体性,保证人们在美好生活中的“在场”;就要实现休闲模式的人本转向,引导人们超越外在的物质条件,由追求外在休闲转向强调内在休闲与深度休闲,体验休闲对生命发展和生活完善的意义。主体性在休闲中的彰显,将使人们对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保持积极的体验,达致身心的和谐,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主体感受。

  第二,提升人们对休闲的认知能力,促进休闲选择与美好生活相契合。人们对休闲的认知是在休闲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休闲认知与选择能力是人们拥有美好生活的基础。在现实中,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休闲的认知出现误区,这使得人们忽略了休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和美好生活意蕴。因此,要实现人们对休闲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要不断提高主体对休闲的认知能力,形成人们对休闲实践对象的理性认识,实现休闲中主客体关系的和谐;就要引导人们理性地决定休闲方式和目标,使休闲选择与实践契合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向。

  第三,培育人们正确的休闲价值观,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价值引领。休闲价值观在人们的休闲实践中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休闲与美好生活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休闲的价值性体现在其能满足人们对完善与发展自我的需要。因此,实现人们对休闲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要引导人们体验休闲的意义,打破技术、效率等工具理性对休闲与劳动的约束,提高人们对自由时间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形成人们的价值共识和追求;要引导人们认识到休闲是人的一种主体活动与实践,是以人的自身为目的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休闲能给人以内在的自足感和幸福感而不依赖外在的条件,从而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休闲价值观,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价值支撑与引领。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