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
谋发展只争朝夕,好政策重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厉风行抓落实”,指出“要有马上就办的意识”“不能有拖延症,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征程上,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避免拖拉习气,以真抓实干的作风促发展、惠民生。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此作出深刻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与价值意蕴,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对引领教师成长为新时代“大先生”、推进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机制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力量,强化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努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新征程上,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抓住机遇、用好优势,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这些重要论断充满辩证法,是我国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动荡不安之际作出的战略抉择。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
推动人才供需适配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时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加突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教育前瞻性、先导性作用的深刻诠释,为我们发挥教育作用、加强人才供需适配指明了方向。
刹住“四风”要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
作风建设中的“疲劳综合征”,主要症状为面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在反对“四风”、正风肃纪中不求长效实效,抱着“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敷衍心态。“疲劳综合征”是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绊脚石”。推动作风建设化风成俗,必须增强对“疲劳综合征”的免疫力。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性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使工会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找准方向、更好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
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统筹兼顾压实责任与提升活力,以科学方法抓好改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