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2024-08-05 10:56 来源:南方日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的不仅是经济实力、城乡面貌,还有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塑造力。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让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改革开放,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197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只有9.91亿美元,中国占美国经济总量比重为6.36%,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仅为1.75%。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近7600亿美元,中国占美国经济总量比重为73%,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为18%,今天的中国人民可以自信地“平视”这个世界了。在2019年《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公司在数量上首次超越美国,中国上榜企业129家,美国为121家。此后,每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数量都保持第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需要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从而使中华民族进一步“强起来”。改革也好、开放也好,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本质而言,大国竞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开放的力度越大,其可以调动的全球资源就越充沛。事实上,没有开放,一国可能既没有发展,也没有安全。

  75年来,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2024年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24年增长2.9%,2025年增长3.0%。报告认为,亚洲地区在2024年至2025年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亚洲地区之所以成为主要引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始终在发展,始终在用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是全球治理最强支持者,一个开放、发展的中国,是国际社会的宝贵财富。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需要明确总目标以及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指标:制度型开放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要素流动型开放既包括资本、商品、服务等传统生产要素,也包括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链条管理。

  曾经一段时期,有西方国家指责中国企业“盗窃知识产权”以及“强制技术转让”。然而,中国自1998年起已经连续20余年发布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中国社会已经形成高度共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段时间,还有些国家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依靠补贴大量出口,过剩产能冲击国际市场。但事实是,从20多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就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优势。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以及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需要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需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优化开放合作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从设立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到同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22个自贸协定;从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全面展现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高水平制度型公共产品的能力,以及积极推动全球制度型开放进程的坚定信心。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一流营商环境

  早在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在文章《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写道,“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切实保证外商的合法权益。没有安全感,外商不会来,来了也会走。还要提醒一下,不要把外商投资企业办成国营企业,要真正让外商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生产管理”,充分显示出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

  202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从扩大市场准入、加大政策力度、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完善国内规制等5方面共提出24条措施,致力于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稳定和增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抓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味着一国开放的国际半径越来越大,联通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不仅实现产品、服务“走出去”,也能够实现技术、标准“走进去”,以及文化、理念“走上去”。截至2022年底,中国2.9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66万家,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8.4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境外企业员工总数超410.8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近250万人。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国新办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强调,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在去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涵盖了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度合作的方方面面,必将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冲突、极端气候、民粹主义、脱钩断链等各种不确定性正在层层累积、相互作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考验各国的治国理政能力,考验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效能。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并且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作者赵磊,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