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广东

2024-02-26 10:14 来源:南方日报

  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不断筑牢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嘹亮吹响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的冲锋号角。这是一次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鼓舞干劲的大会,必将引领全省上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足见广东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它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观大局、抓机遇、行大道,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高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展现日新月异的创造,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立足当下,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如何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如何向改革要活力,切实打通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本期《理论周刊》特约专家学者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新春第一会”的决策部署进行阐释和解读,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本期策划统筹:金强 丁建庭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三重逻辑

■胡怀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和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我们党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和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予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现代化,同时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过程。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道:“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并以此“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生产力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并强调“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不仅如此,早在作为《资本论》第一部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颇具预见性地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这种作用物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依据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并引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历史逻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而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创造性地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然要求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和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创新则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

  实践逻辑: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

  目前,我国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同时也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我们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构成的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和新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特别是要以新要素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我们必须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具体而言,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和新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特别地,当今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知识、技术、数据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生产要素,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其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其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其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郭万达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明确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重要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背景下,大湾区要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畅通国际科技循环、推动粤港澳科技市场一体化等五个方面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原始创新能力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保持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支撑,也是企业不断突破高新技术、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和国内先进城市和国际一流湾区相比,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比如,大湾区11个城市共有国家实验室2家,少于北京的4家和上海的3家。大湾区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例仅为4.7%,远低于北京(14.8%)和上海(7.8%),也低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自然》杂志发布的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前100榜单中,广州、香港、深圳分别排名全球第10、第23和第28,而北京、上海、南京排名全球第1、第3和第8,领先大湾区城市。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链加速重组大背景下,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对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尤其重要。

  具体来看,要在香港北部都会区以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内,围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粤港澳联手规划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大科学设施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要设立大湾区科研基础设施决策机构,统筹大湾区现有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未来规划建设,发起和组织有关大型科研项目、国际论坛等。要支持港澳和大湾区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独立或联合申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粤港澳联手吸引和推动全球顶尖大学在北部都会区等重点片区设立校区,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提升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能级。

  二是要加速推动“科技集群+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共同发展的结果,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及产业化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关键。大湾区具有全球领先的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推动集群之间融合发展,有望催生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并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位列全球第二。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中,大湾区拥有6个,与江苏省并列第一。此外,广东全力建设“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必将促进大湾区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

  新形势下大湾区需要加速“科技集群+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并以战略性前沿技术的突破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在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科研平台载体共建、科研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科技园区联动发展等方面谋划重大项目,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要依托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重点创新平台,协同布局大湾区先进制造产业园区,促进创新平台与产业园区在空间、要素资源、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联动协同,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级和水平。要依托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省级统筹下推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等城市联合编制跨区域战略产业集群规划,在顶层设计上促进战略产业协同发展,探索更加市场化的产业梯度转移和融合发展共享的有效模式,建设世界级领先的战略产业集群。

  三是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世界主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经验表明,谁能通过制度创新创造国际一流的科研环境,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让科技创新要素在系统内发挥最大价值,谁就能吸引全球的资源,持续保持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必须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构建更加具有活力、更加自由的科研环境。

  具体而言,要加快实施探索科研组织“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改革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完善基础研究经费拨付和管理办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主导重大科技项目。深度对接香港及国际科研管理制度,在科研项目评审、经费支出、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等开展全过程创新。以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打造更多“政产学研”复合体,加速不同主体之间的科研合作,激发更多科学创造和科学发现。要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建立人才评价制度,建立不同类型科技人才的针对性评价体系。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创新资本集聚发展,探索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创保险等多样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科创型企业特征的融资机制。

  四是要深化国际合作,畅通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率先推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制度型开放。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然是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孤芳自赏”。特别地,大湾区拥有香港和澳门两个国际自由港,天然具有融入国际的优势。未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发挥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为此,大湾区要实施一批具有高水平、前瞻性、战略性的国际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与重大科技项目,重点聚焦脑科学、基因工程、传染病学、人工智能、深海发现等前沿科学领域。鼓励大湾区企业、研发机构与港澳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构建由内地与港澳及其他国际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智力资源、风险资本机构等构成的科创联盟,打造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由粤港澳三地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共同设立新型跨境研发机构,机构运营上独立于高校、企业和政府,在医学、生物学、化学、计算、工程、数字、物理学等领域开展跨境科研项目。

  五是要便利科研要素跨境流动,推动粤港澳科技市场一体化发展。

  “一国两制”是大湾区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的一个重要差异,人员、资金、数据等科研要素跨境存在一定障碍,需要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既发挥香港和澳门的国际化优势,也发挥大湾区内地城市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广阔、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推动粤港澳科研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三地科技市场一体化发展。

  具体包括,要推广“一线高度便利出入境”的科研人员通关模式,对科研人员进出“一线”实行高度便利、无感通关的出入境管理。要加快推进数据跨境传输(出境)试点工作,支持深圳数据交易所等探索建立数据跨境交易机制,推动科研、金融、医疗和交通等数据开展先行先试。争取将科技部“推动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工作”扩大至大湾区更多城市,简化科研样本、实验试剂和遗传资源出入境流程。探索实行高度开放的科技资金管理新机制,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等特定区域试行科研资金便利跨境新政策。

  作者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

以重要领域高质量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廷惠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推进改革,以改革的确定性驾驭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以高质量改革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激活动力、增强韧性、提升优势。对照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广东要瞄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纵深改革,以高质量改革构建高质量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全国领先,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东“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广东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持续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高质量布局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战略思维和系统谋划,全面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着力破解制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营造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良好环境,全面充分激发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二要深度释放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加快《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立法。全面总结广东科技创新实践和科技体制改革成功经验,全面吸纳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各方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的基础核心制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

  三要依托大湾区科技资源及平台优势,高质量深化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体系作用,创新并持续优化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强化法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科技创新生态,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2023年广东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制定实施“1+N+X”政策体系,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

  补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难题,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一头号工程为统领,广东须持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落后区域发展活力与发展能力,强化增长极、都市圈、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要以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为重点,建立县域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域发展自主权,健全县域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优化产业有序转移机制,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二要强化先发地区对后发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健全都市圈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珠三角三大都市圈与粤东粤西两个都市圈建设,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联动推进,完善都市圈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增长点、增长轴、增长圈、增长带之间多层、多渠道、多方式联动发展,推动更大范围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新型帮扶协作、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等机制,推动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

  三要畅通城乡区域要素流通渠道,推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体制一体化,完善县镇村市场网络体系,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内生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实施机制,完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逐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水平衔接。

  深化制度型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开放发展是广东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2023年广东以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牵引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继续稳居全国外贸第一位置,“跨境电商”赛道异军突起,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量质齐升,开放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新的战略态势和战略优势,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发展空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广东要着力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以高质量制度型开放倒逼高质量制度性变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高质量开放发展新优势。

  一要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制度型开放,率先形成国内外开放一体化新体制,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衔接的制度体系,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扎实推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全面提升自贸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水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优势,以对接港澳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有效贯通、高效联通、深度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迭代升级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改革。一体化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办事标准、流程、时效与珠三角接轨。探索在深圳和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进竞争中性政策,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集聚全球资源,吸引全世界优质企业投资。

  三要立足大湾区优势深化市场化改革,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依托大湾区经营主体多、市场联系广、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开放性强等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有序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市场体系支撑。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大项目“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研究”(GD23ZD02)阶段性成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杨再高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新征程上,广东要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扎实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全面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创新局面、再造新辉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这与高质量发展是从简单追求数量和增速的发展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这完全符合高质量发展主要是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和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要求。

  新质生产力摆脱了要素驱动的传统扩张模式,改由颠覆性创新驱动,这与高质量发展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及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是相同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靠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实现,以新技术新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及全新产业链条为主要支撑,这恰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举措。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对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性重塑及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的过程。

  总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必然要求。

  建设现代化的新广东迫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引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抓改革、强创新、促发展,高质量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广东GDP达到13.57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35年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规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5万家,19家广东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超万亿元、超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分别达到8个和10个,“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前列,建成国际一流的机场、港口、公路及营商环境,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良好,这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家底。

  高质量发展越是先行一步,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就会更加迫切。当前,广东经济发展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及先进生产力上。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东在新征程上“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实现这些“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对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更加迫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引领。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奋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要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胸怀大局、抢抓机遇、开拓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一是以加强高新技术创新为牵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力,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和发展上,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及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大力吸纳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应用场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形成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二是以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导,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数字广东建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和绿色低碳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发展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及时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企业、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广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创建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持续再造广东体制机制新优势,提振改革开放的精气神,推动思想大解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深化经济、科技、人才等改革,发展创新要素市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新型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体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推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领域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壮大代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创造新模式新价值、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新质生产力。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优化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 筑牢广东人才金字塔

■卢晓中 王嵩迪

  高等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根据科技、产业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筑牢广东人才金字塔。

  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生产力的新质态,其“新”体现在与传统质态生产力相比较,实现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跃升,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的深度介入。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劳动者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没有新型劳动者就没有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支撑。可以说,新型科技创新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新型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面对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及锻造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主动思考如何优化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发挥服务、助推与引领作用,培养出适应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和可堪大用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彰显高等教育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大湾区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拥有众多优势,但在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突出表现在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一是学科专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失衡。随着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加速构筑,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结构,与高校学科专业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愈加凸显。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对现有新兴产业的服务、助推不充分;另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对未来产业发展与变化的引领仍显薄弱。二是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新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上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驾驭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创造性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新型科技创新人才。而目前大湾区高校中主要沿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优化大湾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核心引擎即创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高等教育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也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大湾区高校应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上的优势,将国家急需和重大战略领域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引领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高校可通过积极牵头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参与国家科研机构建设,形成人才集群合力的科教平台与生态,孕育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开展有组织科研,以科研带育人,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科创人才培养优势,联通科技攻关链和人才培养链;主动对接科技领军企业搭建科教产教融合平台,整合科技领军企业的优质创新资源,畅通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机制、成果转化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二是平衡人才供给结构,回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大湾区高校应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具体来说,高校学科设置应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服务、助推,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协同发展;应注重前瞻性、引领性,加强对未来产业发展对相关人才潜在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客观研判,搭建和运用专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监测、调控、反馈机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超前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同时,进一步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大湾区高校有计划地自主设置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交叉学科专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教深度融合的一流学科群,提升适应未来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三是加强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大湾区高校应根据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新设一批交叉学科专业,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虽然我国现已在传统学科门类之外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但高校仍以传统学科为基础分设系科,一些跨学科专业设在传统学科院系下缺乏生存土壤与必要空间,使跨学科培养有名无实。大湾区高校应大力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改变传统单一学科培养逻辑,搭建院系、跨学科组织及社会机构等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多元培养模式;同时,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等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以及时应对未来产业发展与变化的人才需求。

  四是以考核评价改革为牵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一方面,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为新型学科建设提供发展空间与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改革学生评价,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型,从一元到多元评价方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跨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素养的形成,鼓励与激发学生勇于开展前沿领域原始创新。通过开展考核评价改革,释放学科专业建设活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活力,提升大湾区高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卢晓中: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主任

  王嵩迪: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好结合研究”(23ZDA059)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