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2025-05-06 11:46 来源:南方日报

  ●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既是刮骨疗毒的雷霆行动,更是滴水穿石的长久工程。唯有以攻坚战的锐气破局,以持久战的定力固本,方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攻坚战为持久战打开局面、清除障碍,持久战巩固攻坚战成果,防止功亏一篑。既要以攻坚战的果敢,精准打击沉疴痼疾,立竿见影扭转风气;也要凭持久战的坚韧,持续完善制度规范,久久为功夯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释放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

  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实施以来,从严厉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会所里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节日中的铺张”,到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国共产党以“徙木立信”的政治魄力,打响了作风建设的攻坚战;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拉开了作风建设的持久战。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既是刮骨疗毒的雷霆行动,更是滴水穿石的长久工程。唯有以攻坚战的锐气破局,以持久战的定力固本,方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打好攻坚战,形成向作风顽疾亮剑的雷霆之势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积弊由来已久,要想彻底根除并非易事。“四风”问题犹如附着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根深蒂固且盘根错节。形式主义只重表面、不讲实效,工作沦为作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却毫无实际成效;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享乐主义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使党员干部丧失奋斗精神;奢靡之风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的负能量侵蚀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阻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且,“四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稍有松懈,便会反弹回潮,严重影响党风政风,破坏社风民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也必须看到,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作风问题并未销声匿迹,而是穿上了“隐身衣”、钻进了“青纱帐”,呈现出隐形变异的新形式。电子红包替代现金信封,快递送礼掩盖利益输送,私人会所遁入“云端空间”,给监督执纪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要积极探索“风腐同查同治”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和标本兼治,以“立体作战”雷霆之势,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建立起数字纪检监察大数据中心、智慧云平台,通过数据比对发现问题并自动预警,以技术赋能破解监督难题。攻坚战,攻的是作风积弊的顽固性,守的是民心向背的生命线。唯有以“零容忍”态度织密监督网,紧盯“关键少数”,严管“小微权力”,方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决胜千里。

  打好持久战,形成让新风正气扎根的固本之法

  作风建设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当下改”是治标,迅速遏制不良作风的蔓延;“长久立”是治本,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复发。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一案双查”压实主体责任到“风腐同查同治”斩断利益链条,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日益坚实。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若不能内化为自觉,终将沦为“纸老虎”“稻草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持久战,持的是“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久的是“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韧劲,唯有让制度长出牙齿、文化沁入心脾,方能抵御风险、永葆生机。制度是刚性的约束,严格执行制度,严肃惩处违反制度的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威慑作用,使党员干部不敢违规;文化是柔性的引导,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良好作风的重要性,自觉遵规守纪,从不敢违规到不想违规。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文化的柔性引导相结合,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岭南文化采九州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蕴含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目前,广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打造“廉润南粤”品牌成效显著。例如,地铁、公交屏幕滚动播放融合广绣、广彩元素的《非遗话廉》短视频,吸引市民观看;廉洁文化主题公园中,清官廉吏的典范故事浸润人心。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党员干部当好标杆,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向上向善,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从而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攻坚战与持久战并举,作风建设彰显政治智慧

  作风建设如同治水,既需要开山劈石的决绝,更需要疏浚导流的恒心。攻坚战与持久战存在着深刻的辩证统一关系。攻坚战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与作风积弊“短兵相接”,彰显治理决心;持久战是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性,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维护建设成果。攻坚战为持久战打开局面、清除障碍,持久战巩固攻坚战成果,防止功亏一篑。既要以攻坚战的果敢,精准打击沉疴痼疾,立竿见影扭转风气;也要凭持久战的坚韧,持续完善制度规范,久久为功夯实根基。

  破冰与筑基同步,除弊与生新共进。攻坚战与持久战的辩证统一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实施以来,管出了习惯、抓出了成效,表面是正风反腐数字的累积,内核是政治生态的重塑:破除的是特权思维的旧藩篱,建立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新坐标;击碎的是利益固化的“硬壳层”,培育的是风清气正的“软环境”。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攻坚战与持久战并举,既有力清除积弊,又不断催生新风,彰显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捍卫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决心无比坚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铸就坚实的保障。

  从“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中国”的群众赞誉,到“金色名片”越擦越亮引起国际瞩目,作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精神标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面对改革攻坚的“娄山关”“大渡河”“腊子口”,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一刻不停息的执着,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铁规矩、硬杠杠转化为自觉行动,以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实干业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效。“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不仅要打赢,更要赢得彻底、赢得长远,以时代新风凝聚14亿人民的磅礴伟力,托举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作者王天琪,系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主任、中山大学出版社社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