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基石

2024-03-25 11:38 来源:南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富有创新性的应用与拓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揭示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全新趋势与评判基准,同时也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中,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基石。

  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背景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深深植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社会变革进程之中,其形成与发展,源自复杂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求的交融互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转型阶段,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的跃升,国家的整体物质条件和社会福祉水平大幅度提升。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并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全面展开。我国经济这一系列卓越的实践成果,标志着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土壤。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所显现的一种崭新的生产力形态,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发展目标直指高质量增长,旨在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对接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级化产业结构,致力于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交汇期,这为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前瞻性地布局前沿科技领域,预先规划并实施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从而稳固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也是我国抢占发展高位、塑造全新竞争优势的关键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深远的战略洞察和深厚的历史洞见,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实际挑战,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和实践要求。这不仅为我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革新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方向,也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建立竞争优势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

  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来看,其关键在于强调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和效能,着重突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符合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变,旨在突破传统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构建一个兼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新型经济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国不仅要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侧重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的跃升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从而实质性地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地位。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离不开对既有生产要素的升级换代与优化整合。信息时代,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体系得到了深化和拓展。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生产要素,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与传统要素共同构成了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双引擎。将数据正式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不仅体现出对新质生产力内在要素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标志着党和国家紧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对生产力要素的认知与利用机制。

  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转型上,更表现在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之中。从企业层面来看,效率的显著提升是新质生产力作用的具体呈现。在产业层面上,形态的革新与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不断演进的时间和空间格局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新兴行业的蓬勃发展,成为衡量生产力进步的关键指标。党和国家通过审时度势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有效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的行为取向,有力地推进了生产力结构的合理布局与层级跃升。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一大特点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深度整合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可以升级传统产业的具体业态。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优化资源分配和生产计划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整体生产效能。在制造业领域,通过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大力推行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引进先进的智能装备、机器人技术以及工业互联网架构,可以显著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通过构筑透明且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尖端科技,搭建可视、协同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新质生产力需要高素质人才,培育人才红利可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合理调配教育资源,聚焦于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适时增设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兴学科课程内容,确保人才培养紧密切合产业发展动态。要构建激励创新人才的机制,建立全面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框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良的研究环境和优越的待遇保障。要推行更为灵活开放的人才流动和引才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投入到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中。通过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构筑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的研发机构及创新平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新质生产力的孕育与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和政策导向的强力支撑。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壁垒,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要实质性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大幅度削减非必要的行政许可环节,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和创业创新活动,从而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能够在具有竞争力的环境中蓬勃壮大。必须破除地域界限,着力构建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大市场,扫除阻碍区域间融合的壁垒,有力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和高效优化配置。通过强化不同地区的互动合作,构筑起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度整合的网络,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跃升。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