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自觉肩负起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2025-11-17 14:49 来源:南方日报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强调“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要有高站位、大格局,体现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总书记这一重要要求,肯定了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广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责任担当。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自觉肩负起“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责任担当,需要立足全国大局、放眼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谋划推动广东工作,永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奋进姿态,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当领跑先行的“破风手”、攻坚克难的“拓荒者”、起而行之的“行动派”。

  “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时代意蕴

  “走在前”彰显战略定位的引领性。“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广东处于“两个前沿”风口浪尖,受外部影响更直接、更剧烈,同时作为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广东也较早遇到发展中、转型中的难题。唯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开辟新局。广东要在新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关键领域破解发展难题,作出引领表率。走在前,意味着广东要牢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永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奋进姿态,遵循“示范先于推广、突破带动全局”的辩证思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实现整体性跃升,最终形成“一点突破、全域联动”的辐射效应。

  “作示范”体现发展路径的标杆性。作示范,要求广东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发展路径的标杆性,首先体现在对重大矛盾的精准破解上。面对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生产发展与生态平衡难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作示范”的广东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解决方案,形成“问题—破解—推广”的有效闭环。“作示范”的标杆性要求,超越了传统的经验推广模式,更宏观地呈现出“理念—制度—实践”三位一体的示范体系。例如,在共同富裕领域,广东不仅要实现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更要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改革等方面形成制度性成果;在绿色发展领域,不仅要实现绿美广东,更要探索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发展模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挑大梁”凸显使命承载的支撑性。挑大梁,要求广东认清自身分量,发挥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展现出对全国经济大盘强劲的带动力、支撑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实现这些目标,“挑大梁”的广东必须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扛起主责、抓好主业。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既要稳住自身发展基本盘,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也要带动后发地区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关键引领、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经济大省勇担责任的基础与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其中15个规模居全国第一,拥有2000万户经营主体和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东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为进一步谋划广东“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强大优势。

  改革创新铸就精神品格。广东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铸就了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等特质为内核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这是“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精神密码。从“先行先试”的政策突破到“杀出一条血路”的实践探索,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理念革新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锐意变革”的境界追求,广东始终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激发社会活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澎湃动能。改革开放精神和特区精神,是广东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广东人民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继续勇立潮头。

  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在数据要素领域,率先探索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创新机制;在人才引育方面,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集聚效应;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区位优势与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其肩负“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提供了优越条件。回望新时代以来广东的发展历程,每到重要节点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为广东定向导航,赋予广东一系列重大机遇、重大利好,给予广东发展强有力的指导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日新月异、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深入实施,加上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的叠加赋能,使广东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承载地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平台。

  走稳走好广东“十五五”奋进之路

  “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是时代赋予广东的光荣使命。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走稳走好“十五五”奋进之路,广东必须保持定力、展现担当,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要以改革创新走在前,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以标杆引领作示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优势;以使命担当挑大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广东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重点从五个方面聚焦发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抓好对内开放,既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又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继2023年视察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后,总书记这次视察又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并且明确指出“广东要发挥主力军和火车头作用”,这是总书记对广东推进大湾区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殷殷嘱托,重任在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多来,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推动大湾区综合实力和集聚效应持续增强。2024年,大湾区经济总量为14.79万亿元,超越纽约和旧金山两个世界级湾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粤港澳三地要紧密携手、通力合作,锚定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同心协力、稳扎稳打,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广东要当好主力军和火车头,携手港澳全力推动大湾区建设迈上新高度,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更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广东的现代化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探索。以高站位大格局谋划广东“十五五”发展,要立足全局谋一隅、抓好一隅促全局,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在新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奇迹、谱写新篇章,奋力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周峰,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GD24ESQ05)阶段性成果

编辑:曹晓静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