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被誉为“一地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具有存史、教化、资治等功能。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各参与国的文化交流合作,需要发挥地方志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地方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在我国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可以说,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拥有历史久远、赓续不断、内容宏富的地方志历史文献。地方志的功能,一是存史。存史是指地方志能够将一定地域内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用文字记录下来、保存下去,供今人和后人查阅参考。存史是地方志诸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发挥其他功能的基础。二是教化。教化是指利用地方志资料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地情教育。三是资治。资治是指地方志为领导干部和决策机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当前,地方志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看,地方志中蕴含着大量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史料,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独特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古丝绸之路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应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历代留存下来的各种相关文献典籍进行整理,把那些散落的历史记载有计划地整理出来。当前,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如出版了《中国地方志中的陶瓷史料》等;像明代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馆藏珍本影印出版,则成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以及明代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手资料。在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地方志工作者还要充分利用自己对相关文献的占有优势,深入开展有关研究,努力展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大力弘扬丝路精神。
适时启动大型史志编修。如编修《“一带一路”通志》《“一带一路”文明史》等。通过史志编修,把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民族宗教、自然地理等内容都收录进来,让志书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成为各国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可以先启动编纂一些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丝路人物志》《丝路线路志》《丝路风物志》《丝路文献志》等,系统记述古丝绸之路上商人、僧侣、军人、诗人等的事迹,介绍古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址以及相关民俗风情等。通过编修专题性史志,一方面及时传播丝路文化、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编修《“一带一路”通志》《“一带一路”文明史》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推介高质量地方志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地域非常广泛、参与的国家众多,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中国地方志讲的就是中国故事,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独特话语体系,有助于塑造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地方志工作者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推介一批高质量地方志成果,让世界各国更好地认识中国。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学会信息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