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往事,甜如蜜
南沙甘蔗大丰收!在南沙榄核镇,这里也是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翠绿的甘蔗林绵延不绝,成熟的甘蔗正等待着人们前来采收。据报道,今年榄核镇2.6万亩蔗田收成喜人,产出20.8万吨果蔗,且质量上乘。
炭火上的牛肉会跳舞
倒春寒来了!广州这几日的天气好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热,时而冷,近两日较为低温,尤其是入夜时分。此时,来一顿温暖饱腹的烤肉大餐,那必定是最大的满足了。
花样汤圆 一样团圆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人都会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汤圆寓意团圆。
雅致居酒屋 别样和味浓
城市热闹非凡。即便如此,一踏进居酒屋,浮华似乎都被留在了屋外。屋里雅致温馨,幽幽光线透出淡淡温暖。在日本,居酒屋从家演变而来,远在江户时代已经流行。那时,丈夫出外打工,妻子在家中卖酒以帮补家用,慢慢再添加一些简单的小吃。
汤圆浮起,如明月升空
明天就是元宵节啦,你家的汤圆准备好了吗?元宵佳节,对广东人来说,吃汤圆是必不可少的“标配”。汤圆也叫“汤团”“团子”“圆子”,广东人认为它寓意着“团团圆圆”。
品品“七样羹” 解码“潮”味年
做鼠壳粿、煮七样羹……这些蕴含浓浓潮汕特色的关键词,便是潮汕地区的年俗“名片”。春节期间,它们让潮汕大地披上了神秘又迷人的彩衣,热闹的游火帝民俗、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它们无不寄托着热情好客、勇于拼搏的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又如璀璨烟火般点燃了新一年的激情。
酥酥脆脆年味浓
有一种在南方家喻户晓的粤式点心,一年四季都很受街坊青睐,那就是蛋散。蛋散原来出自“旦散”一词。“旦散”并非食物,而是戏曲中的职业名称,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角”。

过节食鹅意头好
除了鸡,鹅也是广东人家逢年过节餐桌常备的食物,尤其是祭拜先祖时更加少不得一只鹅。因为鹅头有“髻”,寓意后继有人,子孙延绵,是为好意头。广州人吃得较多的鹅种是黑棕鹅和马岗鹅,粤东地区潮汕人吃得最多的是狮头鹅,各有特色。

寿司应有的温度
小小的白米团到了寿司师傅手中,有了不一样的滋味。寿司醋、糖、味淋、清酒的调和,让米团除了米香,更多了酸甜之味。
一桌好彩
过年聚会宴会,挑选菜式当然要讲意头。美好的祝愿汇在一盘盘菜当中。意头菜一上,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