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也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看“海上新广东”如何澎湃动能
经略海洋,挺进深蓝。近年来,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向海洋要动力、拓未来。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5,一幅耕海牧渔、向海图强的“海上新广东”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新时代的原创性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而且是需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等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时代坐标,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鲜明提出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把反腐败作为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也对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厚植教育强国建设的民生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民生保障力作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之一,体现了教育的人民属性,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理念。
教育强国成于实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八大体系”为基本结构,将深化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构建“八大体系”,必须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的政治属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方向性要求;教育的人民属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战略属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功能发挥。这三大属性中,政治属性是首要,人民属性是根本,战略属性是关键。它们虽各有侧重,但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内在统一的,需要辩证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并在实践中统筹把握好。
彰显思想伟力 推动文明互鉴
10余年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出版发行在国际社会引起中国思想理论的传播热潮,每一场海外宣介交流活动都得到海外各界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经过不懈努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国际传播开辟了系统宣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境界,为在新征程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了新经验。
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项伟大创造
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对人民民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和在新时代的新的伟大实践作出的高度理论概括,清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民主观,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优势,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自信和底气。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切实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坚持干字当头,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和解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