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伟力
我们要以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为契机,追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足迹,系统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深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展开壮阔图景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断深化对这一重要理念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进一步增强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大力传承弘扬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熠熠生辉,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新时代新征程,广东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奋力推动岭南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广东力量。
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以下简称“3820”战略工程),擘画了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199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了“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即在“3820”战略工程的基础上,再经过二三十年时间(即2035年左右),努力使福州跻身国际先进城市行列。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原创性贡献与实践伟力
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揭示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精髓,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全社会协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可能重蹈覆辙。只有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坚决抵制和彻底批驳歪曲抗战历史的错误言行,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合力。
全球安全倡议:建构新型安全理论的整体图景
全球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打造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是人类的夙愿。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维护全球安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原则,并提出20项重点合作方向、五大合作平台和机制。
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围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亲自指导推动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深刻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提出“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重要要求,为广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论述,深刻洞察内外部环境演变和就业矛盾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不断探索就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就业促进规划和就业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长江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长江是中华大地的筋脉,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其丰富的水土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长江文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加强文化资源保护,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深刻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洞察与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大论断,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创新性发展。深刻阐释其重大意义,不仅是深化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