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万隆精神的时代价值
携手发展中国家弘扬万隆精神,特别是展现他们对独立自主、团结合作、求同存异的坚守和追求,对于捍卫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推进“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有着全新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曾经为万隆会议的召开及万隆精神的诞生作出杰出贡献,今天,在推进“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上,中国必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强调“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当前数字经济竞争与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已然成为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形势下,数字经济跃升为重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球竞争格局演变的关键力量。深入剖析数字经济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的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对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性探索
习近平经济思想升华了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论境界,创新发展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内涵和学理规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就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性探索。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二者共生共荣,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立业之本。《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深刻阐明了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深入学习《文选》中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才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美国滥施关税及中国反制措施的法理视角透析
“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中国在法理上对多边主义理念的坚守表明,一方面,在国际局势动荡的环境下,坚持拓宽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是对多边主义的捍卫;另一方面,多边主义并非纯粹的结果性安排,而是持续不断的追求,在面对国际局势的动荡时尤为如此。
深刻理解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工作的理念与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和部署周边工作,推动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在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重大调整、部分地区陷入冲突的大背景下,我国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成为动荡世界中的一抹亮色。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
从实践角度看,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广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充分表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
在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中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既要有量的合理增长,更要重视质的有效提升,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明显增强。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多篇著作中都有深刻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