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多年来,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华儿女胸中激荡,始终激励着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风险和挑战的远征。漫漫征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到愈难愈进、愈险愈进,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求和原则。
以精神文明建设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精神文明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10多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破浪前行,外交的战略自主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新起点上创造更多“深圳经验”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梦想之城、未来之城、改革之城。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支持深圳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在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上继续进行高水平探索。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个正式发布的中央指导地方改革的重要文件。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此作出深刻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这些重要论断充满辩证法,是我国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动荡不安之际作出的战略抉择。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性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使工会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找准方向、更好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其文明底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抓手,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源泉,以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借鉴,以新的文化生命体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主体,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方向。
因地制宜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
破解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瓶颈,关键在于发挥县域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坚持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协调一致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主导方向,创新县域富民产业生产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