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人民币使用与中国的财富损失
在目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的背景下,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增加,我国国民财富不仅出现损失,而且存在财富的对外转移效应。同时,汇率、中美利差和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因素也通过估值效应影响我国财富损失。
更多获得感的末端“梗阻”与突破——基于珠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察的思考
突破更多获得感梗阻需要聚焦人民群众需求的重点领域与关键问题、需要重点关注现阶段特质性社会群体的获得感诉求、需要协同制度供给与观念导引的关系、需要把握目标建构与评价体系科学化的关系。
转型期微型经济的“社会性”及其社会政策取向
我国仍然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微型经济有着更加厚重的“社会性”内涵,并主要体现在:微型经济具有承载弱势者生存保障之“兜底性”的民生功能,具有维系、重构或激活传统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继承或复活地方历史文化的功能,具有发挥“街道眼”以及释放人性自由的功能。
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及其法律责任
电子商务时代平台责任的扩张是显著趋势。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提出,与平台由纯粹的中间人变成交易的管理者、生命健康领域的强监管性质以及合作治理模式下政府向平台转移监管职责密切相关。从性质而言,安全保障义务可以被视作民事义务、行政义务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结合体。
第三方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跨区域协作治理研究——以Y青年总会为例
粤港澳大湾区是跨境区域和跨制度合作区,面临不同区域、不同制度、不同关税区的磨合以及多核心城市协调等社会治理难题。基于该区域社会的复杂性及公共领域合作的困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需要建立起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作治理机制。
民法典时代未成年人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法律问题研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大城市的普及,未成年人独自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应以年龄标准判断未成年人能否单独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并将可以单独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成年人的年龄界限设定为8周岁比较合理。
沉浸与距离:数字艺术中的审美错觉
数字艺术在数字与现实间构建了一个介乎现实世界和叙事虚构世界的全新的可能世界。审美错觉中的沉浸与理性距离事实上深刻地揭示了数字艺术可能世界在现实和虚构两个世界间的交错运行。沉浸体现在直观的心理和参与式的平面中,而距离则隐藏在潜在的、理性的平面上。根据沉浸与距离的强度变化,数字艺术游走在数字与现实间,为艺术再现与艺术接受提供更多可能。
社区感:社区组织的新媒体形式与关系连接——基于慈善组织义工微信群的研究
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是,新媒介时代的社区感在交际场域、交往方式以及精神、情感的人文回归方面有新的变化,表现为:技术与空间的重叠出现了虚拟共同体与新型共同体;虚拟社区的交往实践改变了群体成员的行动与身份重构;情感的人文回归是整合满足与群际维系的需要。
建立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必要与可能
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已经不是“要不要”或“有不有”的问题,而是设置什么样的评价标准的问题,构建网络文学评价标准势在必行。评价网络文学不能没有“文学”尺度,也不可忽视“网络”本体,其评价标准的要素结构应该是由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网络性、商业性和影响力诸要素构成的“力的多边形”。
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
通过运用中国2012年的数据,以城镇家庭为对象,探讨家庭收入与家庭捐赠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收入越高的家庭,绝对捐赠额度确实越高;(2)家庭收入与相对捐赠额度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关系;(3)常规性劳动收入比重更大的家庭,捐赠额度越高,常规性劳动收入与非常规非劳动收入相比,对家庭捐赠额的促进作用更显著。